李老太趕緊招呼他們進屋喝茶,然後又讓家喜家安去田裡,把李老三和李老四叫回來。
很快,堂屋裡就坐滿了人。
村長也是爽快脾氣,直接開門見山,說明來意。
“大妹子,我們過來是有事商量。我這六個兄弟,他們手裡,加一起有二十畝地。但他們身體不好,每年種著很費力。
而且,耽擱收成,除了糧稅也就剩個口糧。原本都是肥田,好好種著,一年總能賺個二兩銀子。怎麼算都是可惜了。”
他歎了一口氣,又說道。
“所以,今日過來,就是想問問你們家,要不要把這二十畝地接下來?你們家勞動力多,這二十畝應該忙的過來。
秋日時候,除了交糧稅,再給我這幾個老兄弟,留個口糧就行。當然,平日田裡有些小活計,他們也能跟著一起幹。
力所能及的,誰也不會偷懶。你看,成不成?”
李老太聽得有些發愣,扭頭看看三個兒子,他們也是意外。
“村長大兄弟,這事說起來,幾位老兄弟是不是太吃虧了?要不然,地還是你們種著。我們家裡忙完,就去給你們幫忙。”
“不,不是那麼回事。”隔壁的趙叔,第一個開口了。
“大妹子,我們都是半殘的廢人了。每年春耕秋收,實在扛不住重體力的活計。看著好好的田,種的亂七八糟,我們這心裡也不好受。
若是你們家裡接過去,一定不會再這樣。我們呢,多少幫著幹一些。秋日時候,拿個口糧,餓不死就行。”
其餘幾個老頭兒也是紛紛幫腔兒。
“是啊,我那是三畝地。去年隻種了兩畝,那還是村裡人幫忙呢。”
“好好的地,落在我們這些殘廢手裡,真是可惜了。”
李老太看出他們是真心實意,家裡十畝地,確實也有些少。
她想了想,就道。
“我知道老兄弟們都是好心,也有照顧我們家的意思。但我們家可不能佔你們便宜,畢竟過日子都不容易。這樣吧,這二十畝地我們家接下了。
你們也別說,秋日隻要一個口糧就行。以後,我們家吃什麼,你們吃什麼。就是田裡顆粒無收,也不會缺了你們的飯菜。”
“那可不成!”老爺子們立刻反對。
李家日子雖然也緊巴巴,但因為孩子多,嘴上不能儉省。
平日李家的夥食,可是村裡最好的。
經常買白米細麵回來不說,陶紅英上灶,也會帶葷菜回來。
若是他們以後跟著李家一起吃,李家就是要多養六張嘴,可是太虧了。
“是啊,我們隻要幾袋高粱就行。”
“老了,活兒都幹不了,有口吃的就行了。”
李老二兄弟幾個都是心腸軟,平日對老頭兒就多有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