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來了,不必多禮”,劉嫖笑盈盈的起身,言道。
“謝姑姑”,起身看了一眼劉嫖,劉榮便跪坐在了一旁。
然坐下之後,劉榮這才想起來,老爹命自己暫時監國主持朝議,自己竟然忘了來請示皇祖母。
想到此處,劉榮當即又是起身出列,行拜禮言道:“孫兒奉父皇之命,暫代朝事,卻還未向祖母稟報,請祖母恕罪!”。
誰曾想,竇太后卻是絲毫沒有生氣,只是言道:“此事,皇帝已命人告知哀家了,只是劉榮啊,身為太子,在皇帝抱病之時,定要署理好朝政,也好讓你父皇安心養病”。
“謝祖母,朝中之事,孫兒定時時稟報父皇與祖母”。
竇太后雖然會插手干預朝政之事,但比起老流氓的皇后呂后來說,還是善良的多的。
歷史上,景帝病逝之時,劉彘登基稱帝,還只有十六歲。
整個漢家的最高權柄,甚至是軍權,實際上都是在竇太后的手中,然竇太后也並未向呂后一般,往朝中,瘋狂的安插竇家的人。
也並像呂后大封諸呂一般,在竇家外戚中,大肆封侯。
最重要的一點,有竇太后在,卻是起到了壓制劉彘的母親王娡的作用,若不然以王娡的脾性,定然會瘋狂的往朝中安插,田、王兩家
之人,若是如此,剛剛繼位的劉彘能否頂得住,還真不好說。
竇老太太要的非常簡單,最在乎的也不過兩件事,首先,讓竇家的富貴得以延續下去,其次,便是朝中有什麼大事,一定要稟報一下自己。
為了能保住竇家的富貴,竇老太太,可也是煞費苦心,更是上了個雙保險,劉榮還未被冊立太子之時,竇嬰近乎於主動地,靠近劉榮,以及竇廣國主動地向天子提出來,當早立太子之言,這可不是劉榮的什麼人格魅力放光芒導致的。這些事的背後都是有竇老太太的影子的。
如此一來,天下之人,皆知,當朝太子,乃是章武侯竇廣國建議後,天子才決意立太子的,而劉榮想不接受這份竇家的人情都不行。
而且劉榮又是與陳阿嬌立下了婚約,漢家未來的皇后,都是竇家之人,那竇家的富貴自然是可長保了.................
固此,對於劉榮,竇太后也並未過於苛刻。
見劉榮來了,看了一眼一旁的劉榮,薄皇后卻是起身告退離去。
……………………………………………………………………
不多時,坐在床榻之上的竇太后卻是對劉榮言道:“太子啊,這些時日中,皇后可是常常至哀家處,與哀家說,她一直無子,心裡十分不安,哀家也是深知皇后不容易,心裡也是十分憐憫。因此,想在皇帝的兒子中給皇后選一子為嗣,只不過,你的諸多兄弟,皆已封王到了諸侯國去,不知,太子可願過繼到皇后的名下……………”。
竇太后的這句話,是選擇性的忽略了此時還在宮中的王兒姁的兒子…………
竇太后突然這樣問,劉榮差點有些懵了。
此事,竇老太太也捲入其中了??
過繼皇子,在惠帝之時,便已有之,只不過,過繼太子這樣的事,漢家的確還從未有過。
這其中牽扯的東西,的確是太多了。
劉榮先是一愣,心中立即便有些激動了,薄皇后終於安耐不住,動手了。
只不過,也不知道薄皇后是用了什麼手段,能夠求得竇老太太親自給自己說這件事。
然劉榮思來想去,的確,將太子過繼到皇后的名下,這等事,也只有太后親自提出來,才可行之。
只不過,薄皇后是怎麼做到的,這些都已經不重要了,只要能將此事做成便可。
聞此言之後,上一秒,還跪坐席間的劉榮,當即便是跪地言道:“皇后仁德,孫兒……孫兒自然是願意…………”。
原本,要過繼劉榮這件事,首先是需要劉榮嗯母親慄姬同意,才能行,而數月之前,慄姬已死,此事只要天子與竇太后同意,便可行。
看竇老太太的意思,老爹定然也是點頭同意了,若不然,竇太后是不可能出頭,與劉榮說此事的。
“太子既然已同意了,那哀家便與皇帝商量商量,將宗正尋來,商談此事如何行之”。
“孫兒遵命!”,劉榮是又行拜禮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