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此言何意?”。
劉榮當即是行禮言道:“回父皇的話,趙國之地,處在戰略上要地之上,時常要防備匈奴襲擾,然沅陵侯犯下如此逆罪,不若將趙國復為郡縣才好”。
趙國的位置,距離長安不過兩百雖不是瀕臨邊境,於匈奴之地接壤,但,若是繼任之趙王,生出了像是劉遂一般的想法,想要引匈奴之兵襲擊長安,的確是有些讓人防不勝防。
固此,關於此事,劉榮早已是思慮好了,固此,不管是劉德還是其餘之人,劉榮皆不會支援其為趙王。
只有將趙國之地,再次劃歸朝廷管轄,復為郡縣,才是上策。
一聲輕咳之後,天子劉啟言道:“此事,朕會考慮考慮的”。
“諾!”,見老爹如此,劉榮倒是一點也不意外。
且以劉榮對老爹天子劉啟的瞭解,將三個郡邯鄲、鉅鹿、河間三郡再次納入朝廷管轄,這有百麗而無一害之事,老爹怎麼可能會心動呢…………
而接下來,天子劉啟是突然說道:“朕近日抱病在身,朝議之事,便先交由太子主持吧”。
主持朝議,劉榮心中自然是高興,自從做了太子之後,劉榮還從未獨自主持過一次朝議。
對於太子而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然主持朝議,雖是基礎之事,但其也是至關重要的事。
即便是劉榮的老爹天子劉啟,在做太子之時,也是到了文帝生命的最後兩年之中,因文帝身體不佳,才命太子暫代國政,主持朝議。
且暫代國政,可不是說,真的將一切天子的權柄,皆交到太子的手中。
而太子,也不過是有議政之權,而無決策之權,所有的事,還是要天子最終拍板,才能定下來。
然在老爹的面前,劉榮還是立即便冷靜了下來,若是自己表現出什麼興奮高興的樣子來,那一切可都要玩兒完了。
固此,劉榮立即起身跪地行拜禮言道:“稟父皇,兒臣此時怎能擔此重任,且父皇如今身體不適,兒臣當在近前侍奉才好”。
說完,便是跪地叩頭。
對於劉榮近來的表現,天子劉啟還是非常滿意的,這個兒子,的確是個孝順兒子。
更是多次親嘗湯藥,侍奉自己服藥,固此,天子劉啟在心中,也是止不住的感慨,當年自己的父親先孝文皇帝,在其晚年,如此寵愛劉榮,的確是有原因的。
“太子孝順,朕心甚慰矣,然朕抱病,難道太子還要朕,以抱病之軀,為朝臣操勞之?”
聞此言,劉榮又是叩頭言道:“兒臣不孝,還請父皇恕罪,父皇恕罪”。
“太子起來吧,朕已命人起草好了詔書,太子主政之時,命丞相、御史大夫與九卿從旁輔佐,若有不決之事,再到宮中稟報朕便可行之”。
老爹雖然是如此說,遇不決之事,再入宮稟報,而劉榮可是清楚的很,不是什麼不決之事,而是事無鉅細,表兄所議的所有事都要稟報於老爹得知。
當然,天子劉啟當然也是有辦法知道,但是,你自己說出來,和老爹自己知道,這可是兩回事。
歷史之上,劉彘便是聽了王臧、趙綰的忽悠,什麼陛下身為天子,不必事事皆要向老太太稟報。
而劉彘卻也是聽進去了,這兩人的話,自此之後,什麼事都不再稟報長樂宮中的薄太后。
只不過最終的結果,並未像王臧、趙綰為劉彘規劃的一般,竇老太太就此便不再過問政事,而令劉彘親政。
而是王臧、趙綰二人,被關到了廷尉大牢之中而死,劉彘更是差一點便要被廢。
這就是不聽話的下場,劉榮自然是要引以為戒的。
……………………………………………………………………
接著,劉榮便是不再打擾老爹靜養,行拜禮而離去。
天子劉啟自然是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的,望著劉榮離去的身影,也不得不生出了想法,或許是要準備權利交接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