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此言,只見天子劉啟呵呵一笑,便是起身,親自行至殿中,領著劉榮到了這老者面前。
然一般之臣,見陛下與太子親自走到自己的面前,定會附身而行叩首大禮。
而這老者卻是未跪地俯首,而只是一拱手。
行至近前,天子劉啟是言道:“此長者乃是朕為太子時之太傅石奮,乃是國之良臣也”。
石奮萬石君之名,劉榮怎會不知。
漢家初年,推行無為而治,固此,也並不需要朝臣太有文化。
而石奮本人,卻也不是什麼有文化之人,然劉榮卻是知道,其與其四子皆可為兩千石,稱為萬石君,為天下讚頌。
便是因其家之人,將一事做到了極致。
那便是忠,白首不渝,志慮忠純的忠誠於天子,一心一意的只為天子效力。
如此之臣,即便其能力差一點,試問天下哪個君主不喜歡。
如此,劉榮立即便是是拱手行禮道:“小子劉榮拜見老太傅!”。
石奮年紀已經很大了,見了劉榮如此,呵呵笑著躬起身身答禮:“老臣不敢受太子殿下之禮”。
“老爹難道是要令石奮做我的太子太傅不成??”,劉榮暗道。
若是令石奮做自己的太傅,劉榮倒也是不拒絕。
東陽侯張相如之後,便是石奮做了老爹的太傅。
東陽侯張相如乃是當初隨高皇帝劉邦打天下的大功臣,文帝都要稱道的長者。
其在做劉啟的太傅之時,搞得劉啟是十分不爽,而當石奮在其之後做了太子太傅之後,劉啟是甚為高興。
因為劉啟可是知道,石奮是出了名的老好人,令其做太傅,不過就是當個吉祥物而已,其定會毫無自己之事。
固此,立個牌坊放在那兒,一個四朝老臣,還能給自己撐撐場面,劉榮自然是不拒絕,只不過,石奮此時已然是七老八十的老者了,不知其還能否為之。
就在劉榮疑慮之時,天子劉啟是又言道:“老太傅之長子石建,此前已是秩比兩千石之太守,做你之太子太傅如何?”。
石建乃是石奮之長子,亦是個老實本分之人,且對其父是至孝。
劉榮是記得,其在父親石奮病亡之後,便因優思而亡。
“此怎會是兒臣所能言之事,還請父皇聖裁!”,劉榮行禮言道。
說真的,太子太傅為何人,此劉榮是無任何的發言權的,老爹如此問,想來也是為了考驗劉榮罷了。
若劉榮有何僭越之心,天子劉啟定然立即便會懲處之。
………………………………………………………………………
對於劉榮的回答,天子劉啟是甚是滿意,當即捫髯笑道:“既然如此,不日朕便會下詔,令石建為太子太傅”。
待天子劉啟言畢,在場之朝臣,皆是附和道:“陛下聖明!”。
此時最高興的,當然是要屬石奮了,太子太傅與太守雖皆是秩比兩千石之官吏。但要比起含金量卻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太守之職,雖是掌一郡之地,但比起太子,將來天子的老師來,還是差的太遠了。
“想不到有生之年,我石家能出兩個太傅來,老朽此生足矣,此生足矣!”,跪坐一旁行禮的石奮內心也是止不住的激動。
然太子太傅已然是定了下來,接著自然便是輪到太子之少傅了。
“當陽侯何在!”,只見天子劉啟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