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將天子之詔書遞交到汲黯手中之後,那謁者便又言道:“陛下還有召命出來,要您入宮而去之”。
聞此言,汲黯自然是立即便隨著謁者入宮去見天子。
到了麒麟殿外,在王仡通稟過後,其便入宮而去之。
一見到天子劉啟,汲黯立即便是行禮道:“臣汲黯拜見陛下”。
而天子劉啟呵呵笑道:“數年不見,汲卿可還好”。
天子如此問,汲黯是熱淚盈眶回道:“臣當不得陛下之惦念!”。
“朕昨日聽劉榮言道,乃是卿到了長安而來,固此便命人召卿至宮中而來之”。
如此,天子劉啟與汲黯談論了近半個時辰,才令其離去之。
就在其要起身告退之時,劉啟還說道:“望卿在劉榮身旁,可規勸其之德行”。
“臣遵命!”,言畢,汲黯便轉身離去之。
然汲黯卻是未回其府中,而是徑直到了劉榮之寢殿之前。
早在上次汲黯到其宮中來之,劉榮便將自己之符節給了他一塊,方便其到宮中來之。
然此時劉榮正在殿中奮筆疾書,聽王聲言道是汲黯來了,劉榮當即放下手中之筆,言道:“命其進來”。
“諾!”。
不過須臾,汲黯便跟著王聲進到了劉榮之寢宮之中。
一見到汲黯,劉榮便道:“汲卿來之可有何事?”。
“臣此來乃是來謝殿下之恩”。
“有何謝之”。
然聞言,汲黯當即便是躬身行禮道:“今日陛下召臣入宮,臣才知道,乃是因殿下之舉薦,臣才能得以為官”。
此言一出,劉榮才明瞭原來是老爹適才召見了汲黯。
然在前幾次見到汲黯之時,其雖是應了下來做劉榮之幕僚屬臣,但其在心中定然還是心存疑慮之,而此時看來,已是歸心之……
而劉榮更是在心中yy道:老爹三言兩語便能令其如此,看來比起老爹來我還是太嫩了。
………………………………………………………………………
然將屬臣之事做完了,劉榮自然是要開始做自己之事了。
劉榮左思右想下來發現,自己此時雖是已近乎於贏得了此次奪嫡之爭。
但劉榮卻是發現,自己似乎是完全沒有什麼夢拿的出手的政績來。
要做漢家天下適合的繼承人,怎麼能是一毫無建樹之皇子。
接著劉榮便開始在心中盤算起,自己早就有打算要做之事。
最終,劉榮想到的一個此前自己曾向上蒼髮誓定要做之事——科舉。
在西元前之漢家推行科舉,相比於在隋唐之時開始推行之可是要簡單的多。
自西漢末年伊始,朝廷再也沒有能力抑制地方之豪強富戶崛起,令其發展成了一個個龐然大物。
特別是那九品中正製出現之後,整個社會的上層完完全全是被那些所謂詩書傳家的豪門世家所壟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