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榮則是正色言道:“回父皇,兒臣卻是有一事要求父皇”。
這小子能有什麼事,天子劉啟在心中暗道。
見老爹也不言語,便又說道:“兒臣近日招募一大才,固此……固此便想要求父皇賜其一官職”。
聞此言,天子劉啟是直皺眉頭,道:“你可知其如何?”。
劉榮還太過年輕,固此,天子劉啟也是怕其識人不明而被什麼人給騙了。
而劉榮卻是呵呵笑道:“回父皇的話,此人父皇亦是識得之”。
“何人?”。
只見劉榮一拱手只說了兩個字:“汲黯!”。
聽到是汲黯,天子劉啟怎會不識得之,那可是當年自己太子宮中之太子舍人,其雖是在文帝駕崩當年才到了太子宮中,但對其為人,天子劉啟自然是甚為知之,那可是一直臣。
但其父病亡之時,天子劉啟才繼位不久,朝局不穩之時,其便請奏離去之,天子劉啟才未任其官職。
如今卻不想,在家中為父親守孝,善養母親終老的汲黯回長安來,卻不是先來求見天子,卻是跑到了劉榮那兒去。
想到此處,天子劉啟便是在心中盤算,此定是有人為汲黯謀劃之。
接著天子劉啟便想到了一人,袁盎!定是他,也只有他會做出此等事來。
且汲黯可也算的上是袁盎的“粉絲”,才會聽其言之。
不過在天子劉啟看來,將這麼個直臣,放在劉榮的身旁,亦是極好的。
固此,便應下了此事,“既然是汲黯,便可行之”。
劉榮當即便笑道:“謝父皇”。
“廷尉署中之廷尉正開缺,便令汲卿任之”。
劉榮原本就是想求老爹將汲黯也安排在廷尉署中去,既然汲黯與張湯之間不對付,然兩人且皆是自己的屬臣,若是一味讓兩人避讓之,此當然不是長久之計。
固此,還不若便將兩人安排到一塊去,長久下來,說不定兩人還有些緩和之餘地。
接著劉榮便一行禮道:“兒臣謝父皇!”。
不過幾日,天子劉啟之詔書,便傳到了汲黯之府中。
當聽到謁者宣讀詔書,天子命自己為廷尉正之時,汲黯當即便會跪地言道:“臣謝陛下之天恩”。
廷尉正之官職可是比張湯與主父偃之官職高了好幾級,乃是秩比千石之官。
待謁者走後,汲黯便是在心中暗自琢磨,到了廷尉署中,定要讓那張湯好看。
然劉榮自然也是知道,汲黯到了廷尉署中之,必會與張湯相爭之。
“想來廷尉署中定會時有好戲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