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漢家天下廣大,怎會無一事矣,如此足足又過了近一個時辰,這朝議才算是結束了。
……………………………………………………………………
不過數日,便到了劉馥出行之日,天子劉啟雖未去送其離去,也是登上了長安之城樓,望著載著和親公主的車隊出了長安之城門,遠去之。
一直到了放眼再也看不到車隊之蹤影之時,王仡才向天子劉啟言道:“陛下,公主已遠去之,陛下切莫因此而傷神之,到了回宮之時了”:
如此,一直朝著北方遠眺的天子劉啟此時才回過神來,發現適才還看的到的車隊,再也看不到蹤影了。如此才嘆息一聲,下了城樓,回宮而去。
然天子劉啟到達司馬門前之時,卻遠遠見到一人牽著馬行入宮中。
因此次出宮而來,天子劉啟並未用天子之儀仗、車駕而是乘著一普通之車駕出宮而來。
固此,那牽馬之人也未注意到身後不遠處竟是天子。
然天子劉啟只覺得這人遠遠望上去甚為熟悉之,便命王仡詢問了那宮掖司馬。
入宮之後,王仡便在車駕一側言道:“陛下,臣已問得,那人乃是劉榮殿下!”。
“稍後你去將劉榮召到麒麟殿來”。
“諾!”。
而當劉榮到了麒麟殿,朝老爹一行禮後,便聽老爹說道:“今日朕見你策馬出宮,所為何事?”。
老爹這話問的劉榮倒是有些疑惑了,自己有老爹親賜之符節,可隨意出宮,且平日時常還要到廷尉署去,出宮自然是在平常不過之時了。
但見老爹問的蹊蹺,劉榮也是在心中暗想:老爹難道是知道了?
自己所做之事,又非不可見人,有何不可道栽。
固此,劉榮便言道:“回父皇的話,兒子騎馬出宮,乃是去送劉馥妹妹”。
“去送劉馥?”。
“是,妹妹之年紀比起兒臣還要小上一歲,此時卻已要為我漢家之安定遠嫁匈奴,兒臣心中自然是對她十分敬佩之。
且兒臣身為長兄,自然是要關愛諸弟、諸妹,固此兒臣今日一早,便出了長安城,行至其畢經之道上等候,相送之。
此為兒臣臨時起意而為之,望父皇恕罪”。
天子劉啟聞言,便道:“榮兒能如此看中兄妹手足之情,朕心甚慰之,怎會有何怪罪之”。
天下所有的父親,都會希望自己的兒女能和睦而處之,不起蕭牆之禍也,天子亦是如此。
但偏偏天子的子嗣是最容易其蕭牆之禍,手足相殘之,因而在天子劉啟看來,劉榮能如此做,自然是甚好之。
……………………………………………………………………
然當劉馥之和親車隊到了匈奴王庭之地後,便是發生了與劉嫣當年和親一般無二之事,裝的滿滿幾車的物品,皆被匈奴人哄搶一空。
而所來之漢使與軍臣單于互換國書之後,便離去之,此次所來之人,只剩下了劉馥與其之貼身婢女,其餘之人盡皆離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