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然此後不過幾日,便到了元旦之時,元旦乃一年之初始之時日,自然在一年之中也是重中之重。
每年一到此日,便是要開大朝,在長安中千石之上之官吏皆要入皇宮至宣室向天子朝賀之。
固此,一大早,劉榮便在王聲之催促之下起身,站在床榻之前,王聲是行禮道:“殿下,到了起身之時,今日可是大朝之日,不可遲矣”。
前幾日劉榮在天祿閣中尋得了幾卷有些殘缺之《管子》,固此這元旦之前夜劉榮便一直在讀書。
後來還是經王聲提醒,才想起來自己明日還要早早去參與朝會,這才放下手中之書,安寢之。
然這翌日一大早便早起,卻是令劉榮苦不堪言…………
當然最終還是要起身的,在宮婢服侍之下,換上正裝之時,便出了寢宮往宣室而去之。
然到了時辰,只聽編鐘九響後,一謁者至殿前言道:“陛下駕到!!”。
接著在場這一個個身穿正裝之臣子,便按照順序邁步而入宣室殿之中。
天子劉啟更是身穿一身嶄新之冕服冕冠,腰繫長劍而入殿中。
待天子劉啟坐定,眾臣便行大禮道:“臣等恭賀陛下,陛下萬年!”。
漢家之朝會禮儀,其禮節並不算繁瑣,然這元旦大朝卻與平日大有不同之。
早在眾臣到宣室殿外之時,便已有數名謁者手持笏板。在一旁觀察記錄之,看在場之官員是否有不合禮制之舉動。
然入了宣室殿之後,殿中查儀之謁者便更多之。
如果這時宣室殿之中,某位朝臣此時衣衫不整或者打瞌睡等,那麼他立即便會被請出朝堂,還會被御史參奏殿前失儀,說不得嚴重者可能還要被革除官職。
因此,今日在場之朝臣,上至三公九卿,下至千石之吏皆是一絲不苟的行禮。只怕自己出了何紕漏被人檢舉之,那可是丟人丟大發了。
掃視了一眼在場之朝臣們,天子劉啟是淡然言道:“眾卿免禮”。
“謝陛下”。
然臣子公卿拜賀天子之後,便輪到了漢家之典屬國,如南越、閩越、夜郎之使者入殿朝賀之。
然南越與其餘諸國不同之,趙佗本就是秦之部將,遷移兒至南越之地,對於漢朝之事自然是更為了解之。
趙佗更是知道,如今漢朝已平定吳楚五國之叛亂,其內部便再無重大之隱患,沉寂蟄伏了近六十年的漢帝國說不得要不了多少時日便要崛起之。
固此,趙佗之心中已有了一絲不安,選派這使者入長安之時,更是千叮嚀萬囑咐,要其定要表現的對漢朝天子恭敬順從之,且還要打探些漢朝近時之事。
因而這南越國之使者一入宣室殿,便立即行三跪九叩之大禮,天子劉啟自然是欣然悅之,更是下詔賞了些金玉之物,令這使者代為轉交於南越王趙佗。
隨後上殿而來之便是到了漢家各郡國之上計吏上殿拜賀之。
上計吏到長安而來,可並不僅僅是代各郡國之太守諸侯王向天子道賀。
其要將漢家各個地方之諸侯國與郡這一年中之所收之賦稅、刑獄之案件,以及郡國中之大事,更還是要將來年施政之計劃,盡皆奏稟天子得知。
天子則是依據上計吏之所奏,為全國各個郡國臨行考評,當然諸侯國之考評好不好皆是無關緊要。天子絕不會因為此等事便降罪於諸侯王。
但些對漢家數十郡之太守來說乃是至關緊要之事,像是邊地諸郡,與南方數郡,天子即便是出巡之,也甚少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