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哥就自告奮勇給和泥砌牆。好在豬圈不高,泥巴也是現成的,修起來也快,豬們比較笨,有障礙物就不積極想辦法逃亡,馬馬虎虎修好了豬圈,主人也沒說啥。多哥算是深刻體會到了什麼叫慌不擇路。人一旦慌了,連豬圈都敢闖,這是活生生的現實。
多哥不主動也不行。他岳父打人的技術可以,砌牆的技術就不行。畢竟沒幹過這一行,不懂技巧,不懂就是不懂,哪怕將石塊堆碼起來,都需要技術,不是眼見的活兒,是有技術含量的。
所砌的牆一要好看,二要結實。這是面子工程,搞不好,會被人戳著後脊樑罵。
多哥以前在工地上幹過。沒吃過豬肉,看到過豬跑。他略懂一二,加上自己刻苦鑽研,苦練技術,砌牆水平還說得過去。
這件事過去了,可以說明多哥善於逃跑,這個技能,讓他躲過了很多次災殃。這次吃飯買單,他已經做好準備。
尹賢仁已經開動。吃得滿嘴都是油,竟然忘了擦嘴,中年油膩大叔,可能由此而來。
這個大叔,已經變得非常功利,曾經的夢想,早已化作泡影。對未來,也不抱希望,只等退休,或者混到交社保交夠十五年。這樣,他才可以回家後,在鄉親們面前顯擺顯擺,這個榮耀,或者這個臉面都是還是要的。
鄉親們當然對他在外工作的身份有各種猜測,說好說孬的都有。他的事蹟,在當地也有傳聞。只要在外工作,就存在一些令人產生懷疑的理由。有的說,他沒本事,在家混不下去才出遠門打工。有的說,他有本事,在外掙了大錢,偷偷攢著,準備回家幹大事。
對於這些傳言,尹賢仁不置可否。當然,人多口雜,加上語言的豐富多彩,一詞多義,能不說話最好免開尊口,不說話也過得挺好。說話說多了,反而容易煩惱。
季柯南心裡一直惦記著這飯錢,說好的是尹賢仁買單,但是,如果他反悔,吃了就要按照AA制來執行。這個不是沒有先例。開始沒說好,吃完後才弄了AA制,顯得很沒意思。季柯南也不是喜歡貪便宜。需要的是一個說法。當然,能不出錢又有面子是最好的結果。
權衡再三,季柯南已經做好準備,第二方案,他掏出手機,看了看微信餘額,再回憶一下這個火鍋的價錢,應該沒問題,餘額能支付這頓飯。
尹賢仁見季柯南不怎麼吃,就笑著問:“咋了哇,這次專門請你吃飯,你咋不吃,還要我餵你嗎?”
“哦,不,我又不是巨嬰,還要你喂?”季柯南笑著說。
“什麼?巨嬰?巨嬰是啥啊?”多哥問。
“這都不懂,顧名思義,就是巨大的嬰兒。人已經成年,是成人的樣子,心思習慣是嬰兒,就是長不大的人。”尹賢仁說。
尹賢仁愛讀書,表達能力就是不一樣,三言兩語就解釋了什麼是巨嬰。看來,多哥也懂了這個意思。季柯南心裡挺樂的,自己隨便說了個詞,就被追問,看來他倆都在認真聽。平時看起來他倆對季柯南不在意,不關心,看起來連說話都不認真聽,在關鍵時刻,還是在意或者留心了季柯南所說的話。倆人一唱一和,也算和諧,這種相處方式,值得推廣。
三人都沒喝酒,季柯南和尹賢仁考慮到多哥的狀況,今天不適應喝酒。當地人不叫喝酒,叫吃酒。喝茶也不叫喝茶,叫吃茶。
無論叫啥,發什麼音,都是一個意思,好在沒出省,方言不是難關,時間一長,大部分的話都能聽懂,不需要翻譯,但是劉小姐來了,聽當地方言可能有困難,這樣就用得著翻譯了。
這種翻譯是同聲翻譯,就是邊聽邊翻,說者話音剛落,這邊翻譯就完成,這樣才能算正常交流,不影響表達。
劉小姐的有語言恩賜,或者說是語言天分,很快能適應當地語言,這個和她本人的刻苦學習有關,也和她聰明分不開。可以和外國人交談,也可以和說地方話的人交談,這就是本事。港島辦公室安排她來,可以說是獨當一面。
尹賢仁和季柯南的酒量差不多。二人半斤八兩的樣子。季柯南再多喝一點就要醉,一醉,就啥事都幹不成,影響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