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統縣分公司的經理很支援基金會的工作,經理也很夠意思,先解決弟兄們的家鄉村的缺水問題,這樣就做了一年多,等到想要解決自己家鄉村的飲水困難時,省總公司的負責人要進行調換,專案也跟著變化,沒辦法,宣統縣分公司經理的家鄉村,就沒辦法照顧了,很遺憾,可是,他仍然抱著希望,希望他們再回去。季柯南心想,這不可能。因為馮菲菲的目標是巴結新的總公司總經理,肯定不可能回來做沒意義沒效果的事。要做,就做能帶來升遷機會的事,如果升遷不了,起碼也可以得到經濟利益,至少有錢不是壞事。
話雖這麼說,可無法實現,除非換了馮菲菲,或者還有可能繼續在宣統做專案,如果不換,永遠做不了專案。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
正是這事的寫照,總之專案是堂而皇之地要落實到九峰縣了。
考察就不用說了,那是走走過場,早就內定的事,為了顯得公平,忽悠大家,把表面工作做足才行。
九峰的東部,就是漢人聚居區,越接近漢人區,問題越複雜,倒還不如少數民族地區單純。越是複雜的地方,做專案越難。
專案大方向已經定下來,不容改變,只要那位九峰縣白鸛村出去的到省總公司任職的不離開位置,專案肯定不會離開。現在的社會,非常現實,別抱著幻想,太陽會從西邊升起,只要傻瓜才會認為人都是大公無私的,這種說法只有在童話故事裡才有,哄三歲小孩子還差不多。因此,現在的家長不敢講童話,因為童話和現實相差甚遠,根本達不成一致。例如醜小鴨的故事。醜小鴨小時候再醜,長大了也會變成美麗的大天鵝。只要努力就行。這是騙人的。醜小鴨再醜,不用努力,長大了也是一隻天鵝。不是努力得來的結果。因為有天鵝的基因。基礎好,品種就是這樣,無法改變。所以說,現實和通話有時候會鬧笑話,不能總是哄孩子。
一方面教孩子要做好人、做好事、懂禮貌,另一方卻做惡人、做壞事、粗魯無禮,怎樣才能讓孩子效法呢?言傳身教非常重要,可惜,很多人是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小人。
大方向已經定了,就看落實到哪個村了。
考察就是去縣裡推薦的村子去看看,看是不是真的貧困,是真的缺水嗎?能推薦上的村子,肯定是有前途的村,稍微幫扶一下,就能起來。而在其他地方,自然資源惡劣,人們住的地方交通不便,許多東西運不出去,外面的東西進不來,因此,想要發展一個專案,非常困難。其他村民,等靠要已經成為一種習慣,自力更生不知道是什麼東西。稍微有點錢的人,真是太少了。
考察也是走過場,沒有超出縣裡推薦的村,要是到別的村,恐怕還不行,不經過縣裡,是不允許到其他村的,即便那個村特別有需要,特別特別困難,也不能去。
離開宣統到九峰,是明目張膽地巴結領導,而始作俑者,就是馮菲菲。她根本不給宣統一次機會,直接地、徹底地、絕對地從宣統到九峰,只因九峰縣白鸛村出了一個非常珍貴的人物。
宣統縣的人沒有任何辦法可想,如今的基金會已經完全被區域總監控制,哪怕區域總監不出一分錢,也要跳出來指手畫腳,不給基金會張揚主基督的名聲,而只是在一定的範圍內,可以以私人身份,向人做見證,這個讓柯南非常苦悶。
考察完畢,就是進入籤合同的環節了。很奇怪,籤合同要到樂平鄉,並讓白鸛村的村專案辦公室幹事趕到樂平鄉,這是少有的,在所有籤合同的歷史上,都沒有出現過類似現象,一般都在縣分公司籤合同,這次的確不同,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
作為先頭部隊,柯南、多哥、尹賢仁和後來加入的金蓮,先在村裡摸了情況,然後到了樂平鄉鄉區域總監。縣分公司的王幹事先來會議室,看看會議室的佈置的情況。按照劉小姐的意見,一定要拉橫幅,拉橫幅的目的是為了照相,拍照成功後,可以拿回港島,作為一個交代,這是流程中的重要一環。
可惜鄉區域總監的會議室條件不好,橫幅竟然沒地方掛。
王幹事給大家沏茶,他在玻璃杯子裡放入茶葉,看起來是毛尖,然後倒入開水,不倒滿,將水倒出,再倒入開水,他說:“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讓茶更香,一般不喝頭道茶,二道三道茶才是好茶,最後喝的茶就太差了,不如喝開水。”
然後尋找拉橫幅的位置,找來找去,最後只能橫著拉,蓋了三個窗戶,才勉強將橫幅拉滿,就是為了照相,沒有別的。
大家都逐漸到了,然後會議開始,由縣分公司經理主持。從省裡、縣裡到鄉里、村裡代表都發言,然後是捐贈方劉小姐代表基金會發言。劉小姐的話很少,說了不到十分鐘就結束了,接下來是馮菲菲宣讀合同書。
合同書中多次提到馮菲菲的名字,當唸到這個名字的時候,馮菲菲特意提高了聲調,生怕別人沒聽到或者不注意。
合同唸完,開始簽字,跟在歸州一樣,和區域總監籤合同,再和村裡籤合同,其實沒必要,完全可以把村裡的合同一併簽了,免得那麼麻煩。柯南突然感到,這是看不起村裡,想要讓村裡孤立起來,要以勢壓人,村裡人稍微聰明點,就能明白這個意思。
要知道,和村裡籤的合同才最重要,至於和市裡、縣裡籤合同,完全沒必要,因為根據歸州的經驗,援助款(專案款)直接給村裡,村裡人直接受益,用不著中間的環節,要是和縣裡、市裡籤合同,沒準會給他們留下了希望,還以為縣分公司或者鄉辦事處可以得到一些好處呢,實際上這兩級區域總監,甚至包括省區域總監,都沒辦法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