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納將李默這首歌錄了下來,還拍了一些花絮,再將電影裡的一些場景剪輯出來,製成一張MV碟片,於各大電視臺播放。
這是必然,雖與侏羅紀公園龐大的製作費用不能相比,但在87年,它也勉強算是一部準大片,宣發是免不了的。
故事與原來的故事差不多,還是為了孩子不斷地失蹤,最終爆發的衝突。只是韓國大叔變成了施瓦辛格,一個韓國女孩子變成了兩個美國白人孩子,然後從車尾打到車頭。
施瓦辛格虐得欲仙欲死,臉上鮮血淋漓,再配上這首歌……它一播放,就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反響的還有一件事,李默創作這首歌的由來,以及其速度,然後華納兄弟給一些記者透風,說是李默又一次用才華讓華納老闆羅斯雪茄燒到了嘴巴。
是事實,但更是噱頭,其實最終的目標就是讓觀眾能走進電影院。
不過這個噱頭顯然讓華納太滿意了。
美國有許多人比李默更有錢,但沒有李默有才情。
美國也有一些人比李默有才情,但沒有李默有錢。
即便有錢有才情,也沒有李默年青。
不但年青,長得不算差。
不僅如此,李默在美國的名聲也不壞,比如他有時候看到一些穿著差的讀者買書,主動替這些家境不好的讀者墊付了書錢。去年在大瀑布城簽名售書時,聽說他的一個小女粉絲生了重病,她家人收入也低,刻意趕到醫院,替這個小女孩子墊付了醫藥費,完了後,李默什麼也沒有說。還是事後這個小女孩自己將這件事曝光的。所以李默在美國確實擁有不少粉絲,有的還是鐵粉,,
華納公司趁熱打鐵,發行了單曲唱片,如今李默確實有不少擁蠆,二十萬張唱片剛出來,僅是眨眼功夫,全部銷售一空。華納公司又發行了幾十萬張唱片,結果又快要賣斷了貨,僅是短短几天內,這首歌便登上美國金曲榜,又帶著再次火爆。
李默說:“知道了,將哪些人帶到舊金山吧。”
“好的,老闆。”
也就是宜麗公司招聘的總裁。
暫時只有一個叫羅伯特的高管管理著這家公司,因為現在還不急,明義上是將各個設計師請來,已經在為未來宜麗設計各種產品了,實際上這些設計最終能採納的不多。
主要還是將他們集中起來,相互學習。
可是李默呆了幾天後,發現因為缺少真正的管理者,整個宜麗公司彷彿少了一種靈魂與精神。
CEO只好提前提上議程了。
有了絨德克成功的經驗,這次前來應聘的人才有不少,至少有好幾份簡歷讓李默看了心動。
李默讓郝立克將他們帶到舊金山,一一面試。
有的說了新意,有的簡歷雖好,李默仍不中意。還有兩人說的是廢話,無外乎就是將生產基地放在中國,有心關注一下,都能聽到絨德克與宜樂的模式,儘量地在美國採購比較精密的零件或安全的材料,餘下則在中國國內採購,全世界發行,設計以絨德克為主,宜樂為輔。
李默挑了挑,最後挑了兩個人,都是女人,泰勒·奈爾傑、蒂娜·莫道妮,她們都有著豐富的職業經驗,不過兩人各有特點,泰勒比較嚴肅嚴厲,蒂娜比較靈氣,脾氣也溫和,李默讓泰勒做了CEO,蒂娜做了副總裁,總裁還是需嚴厲一點、控制慾望強一點好,如蓋茨,如喬布斯。
簽訂好合同後,李默將她們帶到自己辦公室……以後這間辦公室多半在九成半的時間內是空著了,但這是必須的。
辦公室裡有一個巨大的保險櫃,李默開啟保險櫃,將他所畫的圖紙拿了出來。
兩個女人立即趴在這些稿紙上。
蒂娜才三十出頭,還帶著青年人特有的活潑與大驚小怪,她一邊趴在上面看,一邊說:“李,難怪有人說你很聰明……”
李默說道:“奈爾傑,莫道妮,這段時間我會抽空儘量地畫一些圖紙,宜麗公司正式投產後,你們根據潮流,也有權利從中挑出一些,給各個設計師重新設計,將它們加工成成品,有的不符合潮流,或者略有些超前,暫且放著。若是感覺不好,也可以不用管它們,不用管是不是我畫出來的……但這是開始,以後我則不會管了,要你們培養出一批批優秀的設計師。”
也就是李默用這些圖紙,先將宜麗公司送上一條捷徑的成功之路,之後就放手了。
其實是李默將他腦海裡的一些印象全部畫出來後,可能以後還能想出來一些,但不會很多了,畢竟這不是他真正的靈感。
所以說……以後我不會管了。
兩個女人點頭,老闆又不是設計師,非是老闆的責職範圍,甚至公司的管理都不能讓老闆來操心,那何必去請CEO?
李默這才說出宜麗公司的下一步目標,與宜樂公司一樣,還是在魔都建設合資公司,但與宜樂公司又不一樣,魔都建的是子公司,而不是兄弟公司,另一個不同的是,宜麗公司從開始時,就要進入國內市場。
此外,可能會引進另一個大股東,不是對方的條件苛刻,而是宜麗的條件苛刻,雙方不歡而散,宜麗公司正等著他們派人過來進行第二輪談判,也順便替他們設計一些小東西……
李默同時還給她們下達了一個任務,儘量地挖來更多的設計人才。
接下來就是分部,男子服裝部,女子服裝部,童裝部,內衣部,箱包部,鞋襪部,鞋襪部有些雜,不僅是有鞋襪,還會兼帶著設計腰帶、領帶、圍巾、手帕等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