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好在當年那名老祖宗所在的朝代,有著一位明君。他雖然很忌憚南氏世族日漸繁盛的權勢地位,但是那名老祖宗深知為人臣子的道理,每每戰士大捷全勝過來,都會命人在百姓中散播帝王英明睿智,才會讓戰事大捷,國土安泰的訊息。
然後在大軍班師回朝之時,老祖宗還特意命士兵在入城迎接百姓們的歡呼熱情時,口中要大聲呼喊帝王萬歲。
有著士兵的呼喊引領,百姓們也自然跟著喊起帝王萬歲,並且口口相傳戰事大捷皆是因為帝王的睿智英明,這才讓國家日漸繁盛,且國土不受蠻夷流寇侵襲。
而且班師回朝之後,已然是大將軍的老祖宗主動交出兵符等可以調遣軍隊的信物,面見帝王時每次都是恭恭敬敬,斂眉垂首的模樣,從不因為有著軍功在身,便居功自傲,不將天子之威和禮儀尺度放在眼裡。
這樣做不但避免了功高震主,而且還能更進一步的獲得帝王賞識的信任,更避免了南氏世族因為權勢榮耀過盛,而慘遭全族覆滅的可怕結局。
有著百年之前那樣一名英明睿智的老祖宗,南氏世族這才生生不息的繁衍至今。時過境遷,雖然封建禮儀王朝早已被現代的總統民主制所取代,但是南氏世族的輝耀依舊屹立不倒的佇立在古老東方的土地上。
直到南老將軍那一代,國家依舊處於風雨飄搖之中,最後還是憑藉著南老將軍和國家的眾多人才精英共同聯手,這才使得戰火平息下去,並且成功擊退了前來燒殺搶掠,撕裂國土的野蠻小國。
若說其他世家望族的權勢地位是眾多子弟在商界,醫學,軍火等各個領域方面匯聚成一起積攢而來,那麼南氏世族的權勢地位則是由嫡系子女和旁支親屬共同打拼創造得來。
南氏世族的權勢沒有那些花裡胡哨的領域,他們的尊榮地位從來都是依靠著手中的槍桿子,更是憑藉著實打實的軍功偉績。
關於南氏世族源遠流長的背景起源,羅教官可謂是瞭如指掌,他素來喜歡研究探索軒國裡各大世家望族的成名史,希望能從中汲取到優點長處,好讓自己的家族也同樣欣欣向榮。
但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一個家族依靠的並不是多麼尊貴顯赫的權勢,而是優秀的子弟人才。雖然羅教官和他的哥哥羅四夕也不差,都是天賦不錯的優秀人才,但是同南氏世族裡每一代的精英子弟相比,還是遜色許多。
當羅教官在南征這個二十幾歲的年紀裡時,還是一個莽撞幼稚的毛頭小子,若不是他的哥哥成熟穩重,時時護著他,恐怕羅教官早就被有心人排擠出軍界了,又哪裡會成為軒國排名第一的鐵血教官呢?
如今他已經是一名成熟的中年人了,看著朝氣蓬勃,俊逸非凡的南征,羅教官難免感到自愧不如。而且雲鸞今年不過二十出頭,而且二十歲的生日還沒有過,就已經在如此稚嫩的年紀成為櫻市的副市長,實在是令人不敢置信,且不得不對她刮目相看。
情敵雖然還在成長中,但是實力已經不容小覷,更兼之生得俊逸非凡,實在是一個強大的對手。羅教官打量了幾眼南征,忽然感到上蒼十分不公平,為毛這樣出眾的外表和不俗的潛力沒能賦予在他的身上?
但是好在羅教官是樂天派,雖然他沒有上蒼賦予南征的出眾外表和不俗潛力,但是他有著疼他的父母親人,更有著時時護他周全,且幫他收拾爛攤子的好哥哥。
羅教官的名字羅子,屬實不白起。
在他幼時不懂事的時期,真是像匹騾子一樣,雖然性情溫順柔和,但是性格卻是倔強至極。每當他做錯事情,卻始終認為是對的時,免不了被父母和羅老爺子一通訓斥,這個時候羅教官便會像一頭受到刺激的騾子一樣,倔強的吭哧吭哧打滾喊鬧,更離家出走了不知道多少回。
但是羅四夕作為大他五歲的哥哥,時常要吭哧吭哧且任勞任怨的出去尋找離家出走的弟弟羅子。
每次將弟弟找回家後,羅四夕還要做牛做馬的伺候這位小祖宗,不單單要親自下廚為年幼的弟弟坐一桌豐盛的菜餚,還要將人洗乾淨再舒舒服服的放在床上睡一覺,然後做完菜餚後再親自將弟弟抱下樓一口一口的親手喂。
記得羅教官當年上小學時,沒少和同學打架,羅四夕為了保護弟弟,曾經還特意裝扮成一副壞人的模樣,挑選了不易引人發現的角落,將那些同自己弟弟打架的男孩子好一通齜牙咧嘴的嚇唬。
每當羅四夕追憶起往事,都感覺自己當年那副模樣兒傻透了。
可是偏偏就想寵著弟弟怎麼辦?
後來隨著羅教官日漸成長起來,兄弟兩人的親情也絲毫沒有減少,反而與日俱增,每每兄友弟恭的溫馨美好場面都險些亮瞎了羅老爺子的眼睛。
說來也怪,名門子弟裡,大多數的親生兄弟都是不怎麼和睦的,不是互相算計,便是冷漠疏離。像羅四夕和羅教官這樣感情深厚,且在羅老爺子的眼裡可以說是‘狼狽為奸’的好兄弟,真是太少見了。
羅四夕寵溺弟弟的程度簡直令人髮指,同樣的,羅教官尊敬哥哥,對哥哥好的程度也令人髮指。雖然羅四夕時常要幫愛闖禍的弟弟收拾爛攤子,但是他沒有絲毫怨言,且心甘情願。
羅四夕堪稱軒國好哥哥的絕佳典範!
想到這裡,羅教官頓時舒心了不少。
我有好哥哥,南征沒有,這就是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