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庶女是封建王朝畸形禮教下的產物,同樣是家主父親的孩子,但是卻因為生母的身份地位,而不得不遭受著種種不公平的待遇。而且他們的生母還要在嫡母面前卑躬屈膝,明明是父親的女人,卻當不起一個‘妻’字。
庶子庶女的親生母親只能稱之為姨娘,若是在皇親貴胄的家族裡,則是稱之為側妃等。他們永遠不能向自己的生母,恭恭敬敬的喚一聲母親,反而要像並無血緣關係的嫡母,尊尊重重的喚一聲母親。
這等屈辱便也罷了,更讓庶子庶女們難以忍受的是,便是庶子的前途和庶女的婚嫁,居然都被嫡母當做為嫡子嫡女鋪路的墊腳石。
若是身為庶子,好歹能憑藉著自己的才華或者能力,在日後籌謀出一番新天地:可若是身為庶女,便是再無其他的路可走。
庶女們的終生幸福似乎只能寄託在父親的寵愛與疼惜之上,否則若是惹了父親厭棄,亦或者生母不受寵愛,那麼這些庶女們的命運便如同凋零的桃花,看似豔麗繁華,實則凋零過後不過荒涼悽慘。
在封建畸形禮儀的壓迫摧殘下,庶子庶女們再也無法忍受對他們的羞辱與不公,於是紛紛奮起反抗。
別說那些朝中大臣,就連帝王的宮內亦是如此,庶子庶女為了體面的活下去,整日裡與嫡系勾心鬥角,再也不想成為一個物件被嫡系隨意輕賤羞辱:皇子公主為了籌謀個好前程,奪嫡的慘況每一朝都會發生,絲毫不顧念血脈親情。
那名老祖宗作為逐漸晉升到將軍的大員,實在看遍了這等慘烈的荒唐事。他恨極了那樣烏煙瘴氣的家庭,更擔憂後怕自己以後的子女會像這朝中,這世間一樣,被嫡系庶支的事情纏的整日裡焦頭爛額。
而且一個家族的成長需要緊密的團結守護,若是因為庶子庶女這樣畸形的存在,導致最後積攢拼搏下來的家產四分五裂,那還有什麼意思?於是那名老祖宗立下了嚴苛的家規,並且教導自己的子女萬萬不可犯了家規。
家規雖然嚴苛,但是並非不近人情。其中對於嫡系子女的婚姻狀況,便陳列出了很大的通融溫情。
按理來說在世家望族裡,子女們的婚姻大事,尤其是嫡子嫡女,是不能自己做主的,而是要遵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但是為了利益權勢的政治聯姻的後果,便是丈夫的三心二意和流連花叢,小妾和姨娘像流水一樣進府,又像流水一樣失寵。這樣日復一日下來,沒有感情的婚姻終會走向決裂,而夫妻之間更是形同陌路,甚至彼此憎恨。
為了避免這種慘況發生,那名老祖宗特意在家規中列出這樣一條族中長輩至親不可隨意干涉嫡系子女的婚姻狀況,旁支亦是如此。
旁支是叔舅姑嫂姨這些親屬,嫡系則是當年那名老祖宗的直系血脈。因為老祖宗的通融體諒,南氏世族裡的子女們皆是尋覓到自己喜歡的人結成伴侶,每一對伴侶都是和諧美滿的佳話。
這種從根源上避免爭奪家產的做法,實屬一舉兩得。當然,那些旁支親屬老祖宗亦不會虧待了他們,他教導子女要學會善惡分明,既不能怠慢了善良好心的親人,也不能厚待了薄情寡義的吸血蟲。
畢竟人心隔肚皮,並不是所有的親屬都會永遠守護著南氏世族,有些親屬則是刻薄冷血,自私自利,從始至終都想著到底才能從南氏世族裡汲取到最大利益,而非是顧念著親情血緣,同嫡系一起守護髮展這個家族。
刻薄自私的親屬往往只想著讓自己輝耀榮華,這類人最大的特點便是見不得別人風光無限,但是他們卻疏忽了最為重要的一點不管怎樣,他們始終都姓‘南’。
南氏世族繁盛,則他們輝耀尊貴:南氏世族沒落,則他們淒涼低賤。
那些薄情寡義的吸血蟲們只在乎自己的利益,卻忽略了帶給他們榮耀本身的根源由始至終都是因為南氏世族的存在。
但是那名老祖宗深知人心的險惡,在他的教導薰陶下,他的直系子女皆是學會了一項揣摩人心的本領,而且善惡分明,從不做昏庸懦弱之事,更不做狂妄欺壓的惡習。至於那些冷血醜惡的吸血蟲,則是被嫡系和心性良善的親屬一同聯手打壓出去,從此在族譜上除名。
失去了南氏世族的庇護,再刻薄狂妄的吸血蟲都不過是一條任人踩踏的蛆蟲,那些被族譜除名,被嫡系旁支等聯手打壓出去的白眼狼將手中的財物揮霍一空後,不到晚年皆是生活困窘,慘淡淒涼。
這便是動搖南氏世族,企圖分裂地位權勢的下場。
當年那名老祖宗是睿智且雷厲風行之人,但是又不乏恩威並施,給予那些心性良善,且一心一意希望南氏世族壯大繁榮的旁支親屬們不容小覷的財產和尊榮,並且親自為那些旁支開門立戶,在京都裡取得一席之地。
並不是所有人都希望依附南氏世族,依附嫡系子女生活,許多旁支子弟也有著自己的理想與抱負。於是老祖宗為那些旁支子弟開門立戶後,便是等同於給他們的後人一個出人頭地,且開府立功的機會。
這樣的做法在當時可謂是極其荒謬的,如果旁支等皆是開門立戶,有了獨立的宅院僕從,地位功名等,那麼南氏世族依靠什麼來運轉,倚靠什麼來繁榮?
正當百年前許多朝中大員爭著搶著準備看南氏世族的好戲時,南氏世族卻以不可阻擋之勢崛地而起,權勢財富在日積月累之下勢不可擋,南氏世族的欣欣向榮和繁華熱鬧的盛景令所有人都驚訝不已,但是他們知曉內況後,也只能扼腕嘆息。
亦或者說自愧不如。
能如此乾淨利落的定下那等雷厲風行的家規,從根源上拔除掉庶子庶女這些封建畸形禮教下的產物,這等果決的態度令那些朝中大員皆是瞠目結舌,暗歎不已,更令帝王感到十分詫異,卻也十分賞識。
雖然那賞識中難免摻雜了利用,忌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