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京都的這一夜,註定是不平靜的。
夜色已然降臨。
原本應該宵禁的街道上,卻來來往往有著諸多拿著文書手諭的官員,在匆匆行走著。
朝堂三黨派的官員,在傳遞著訊息。
巡邏的守衛,在檢查了數個官員之後,直接開啟擺爛,但凡看到急匆匆,身著華貴服飾的人,都不予理會,查都懶得查了。
很明顯,三黨派人士,正在消化大楚王朝半聖即將到來的訊息。
柳府書房當中,數名核心成員,此刻點燈夜談。
“我們必須要趕在半聖來之前,徹底掌控寶鈔一事。”
一名官員開口說道。
語氣凝重且嚴肅。
書房中此刻無比的安靜,足足過去了數個呼吸的時間,才有人開口接話。
“財政一部的尚書已經確定為姚廣雲,就算我們拿下了大部分的關鍵位置,想要徹底推行寶鈔一事,那也得最少半月的準備時間。”
“半個月的時間可能不夠,最少也要二十天。”旁邊一人開口皺眉道。
“也就是說,留給我們的時間,只有十天了,十天之內,必須擊垮楊黨和李黨,讓陛下做出決定,推行大魏寶鈔。”
“難度有點大,楊黨李黨這些日子在朝堂上可以說是寸土必爭,不留任何餘力。畢竟大家都清楚,誰掌握了大魏寶鈔,誰就掌握了朝堂的話語權。他們不會甘心將大魏寶鈔讓出來的。”
柳嚴明端坐在首位,一言不發,聽著核心成員的商議。
“商會那邊聯絡的怎麼樣了?”柳黨二號人物嚴嵩開口詢問。
當即就有官員開口回應道:“已經拿下四家商會,剩下的四家商會還在觀望,不過我覺得,八家商會都在觀望。寶鈔沒有定下結論,沒有確定花落誰家,他們隨時會反悔。”
“很正常,一群唯利是圖的商人,見風使舵是他們最擅長的事情,朝堂上咱們的爭鬥早就天下皆知了,只不過是大家都在觀望,看誰能贏罷了。”
“這群該死的商人,看來到時候要好好敲打敲打。”
眾人回應著,嚴嵩沉默了片刻,開口道:“商會暫且不急,回頭等寶鈔之事穩定下來,有的是辦法收拾他們。”
“李黨那一派和朝中那些儒家關係很不錯,半聖的到來,很有可能會影響到整個朝堂的局勢,到時候,哪怕使盡渾身解數,恐怕也無法把握局勢。”
嚴嵩皺著眉頭開口分析著。
李黨是中立派,在大魏朝堂上是最弱的一方。
原因全在於他們大多數是為儒生。
儒家雖分兩派,但兩派並非生死仇敵,只是理念有所差異罷了。
平日裡,李黨就和儒家走的很近,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們不怎麼接觸權貴世家,所以在朝堂上才勢弱。
現在大楚王朝的半聖要來,還是在這個關鍵點上,就由不得嚴嵩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