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王朝的半聖,要來大魏京都講聖?”
“怎麼可能?”
“這可是大楚王朝的半聖,他要來給我們大魏的儒家學子講聖?”
“他會這麼好?”
“肯定是心藏禍心。”
“對,說不定是來忽悠我們大魏的人才,好為他楚國效力。”
“……”
訊息是儒家學院傳遞出來的。
一個月之後,大魏敵對國家,大楚王朝的半聖,要來京都講聖。
這則訊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瞬間就襲捲了整個京都。
上至朝中百官貴人,下至市井黎明百姓,很快就知道了這個訊息。
哪怕是深在皇宮中的許守雲,也從後宮中的太監宮女口中聽到了這個訊息。
“大楚王朝的半聖?”
許守雲自言自語了一句,思索著:“有點意思。”
敵對國家的半聖,來給大魏這邊的儒家學生講課。
關鍵還是一個月之後。
一個月之後剛好是大魏京都科舉。
這個時間點來大魏京都。
其意義不言而喻。
想都不用想,稍微有點腦子的人都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許守雲心中清楚,雖說儒家分兩派,一派無國界,一派有國界。
但來的這個半聖,可是實打實的大楚王朝半聖。
大楚王朝這些年能夠迅速崛起,全在於這個半聖的出現,增加大楚王朝的國運,讓大楚王朝這些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此刻來大魏,還不知道有什麼心思。
想到這裡,許守雲突然想起一件事。
那就是數日前,李雲跟他所言近日要去大景國參加一位大儒晉升半聖的宴會。
“好傢伙,原來在這裡等著。”
許守雲一下子就想明白了。
大魏儒生,大儒以上級別,包含大儒,大多都去了大景王朝,那麼留下的不就是些蝦兵蟹將了嗎?
對方選擇在這個時候過來。
其心可誅。
不行,得想個辦法。
雖說人家半聖過來,和當前最重要的寶鈔之事沒有任何關係。
但是,絕對會影響到大魏的朝堂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