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鶴齡本想還說上幾句,謝至卻是主動拱手道:“陛下,臣暫且告退了。”
在張鶴齡進來之前,弘治皇帝本就讓謝至先行離開了。
這個時候弘治皇帝心情不佳,若強留在次處,難免會被殃及。
謝至帶著殿中的周家爺孫退出暖閣後,張鶴齡得不到弘治皇帝的搭理便也只得是灰溜溜的離開。
出了暖閣後,朱厚照便在謝至身邊與他小聲道:“謝五,周家家眷的那些供詞倒也著實不能證明他與寧王有牽聯,就這麼著也不能把他就此定罪。”
關鍵罪證沒有找到,想要給一個外戚侯爵定罪,著實難以平天下人悠悠之口。
本來此事便已是沸沸揚揚了,若是沒有鐵證,不知被唯恐天下不亂者傳成何種樣子呢。
謝至回道:“還是當繼續找尋證據才是,倒是沒想到周壽竟是如此無賴,如此情況了,還想百般抵賴。”
朱厚照卻是哼了一聲,道:“他恐怕還想著能被身後靠山護佑吧?這次父皇也是鐵了心,周太后那裡已被限制了出入。”
......
朱秀榮的薨逝,弘治皇帝宣佈了罷朝三日以示哀悼。
今日是第三日,弘治皇帝早起之後,便在張皇后身邊陪著。
與張皇后一道正吃著早膳之時,蕭敬便匆匆來報,道:“陛下,一眾大臣在奉天殿前控告雲中伯為洩私怨,對慶雲侯濫用私刑,還說謝公在關中開渠鑿井不夠迅速,是在延誤旱情。”
弘治皇帝臉色微變,卻在張皇后面前並未有所表現,陪著張皇后吃了早膳後才離開坤寧宮。
從坤寧宮出來後,弘治皇帝便厲聲怒罵道:“如此這個時候了,竟還有人在彈劾謝家父子,把彈劾之人都記下來,一一去查,他們願跪就讓他們跪著去。”
對待大臣,弘治皇帝一向都是溫和的,如此這般著實很少見。
蕭敬也沒再多言,接了旨意便著手去做了,而弘治皇帝則是去了暖閣。
在暖閣還能瞧見跪在奉天殿之前的群臣。
弘治皇帝駐足在窗前良久,眼神越發的犀利。
這天下乃是朱家的天下,若勸諫是為大明,那也就罷了,若是為了私利脅迫朝廷,那可就對不起了。
從早晨一直到中午,那些大臣跪在奉天殿之前沒得到弘治皇帝的任何回應。
弘治皇帝在暖閣中也都看不進摺子,在房間中徘徊走上幾步,之後又在御座之前坐上一會兒。
現在的弘治皇帝心下是糾結的,他明知道此事不會有錯,卻也希望這個事情是謝至搞錯了。
對周太后弘治皇帝不僅僅只是感激養育之恩,也是有情分在的。
快要傳午膳之際,謝至與朱厚照帶著兩個雲中衛兵丁抬著一大筐東西進了宮。
還未走近奉天殿,便瞧見前面跪著的一眾大臣。
謝至亦步亦趨的走近,也沒正面與那些大臣見面,繞過那些人直接去了暖閣。
進入暖閣,行禮之後,謝至便道:“陛下,臣已核算出了周家的一些賬目,經臣核查,周家在京郊以及關中等地有良田八萬餘畝,鋪面五十餘家,另有現十萬餘兩,寶鈔八十餘萬,珍寶古玩不計其數。”
這些東西數額雖然巨大,但卻是並足以讓弘治皇帝情緒波動,抬手道:“與寧王往來可找到證據?”
弘治皇帝多年來對周家的寬容便正是說明了其對周家不一樣的情義,因而這份證據,謝至並非第一時間拿出來。
既然弘治皇帝問到,那謝至也就只好開口了,謝至回道:“臣以房契搜尋了慶雲侯的幾處外宅,在城北一處外宅找到了一間密室,找到了與寧王往來的書信,另外還有一干朝臣與之往來的賬目,這些賬目清楚記載了雙方之間的權錢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