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一飲而盡。
徐子期也跟著一飲而盡,但覺米酒並沒有後世白酒濃烈,入口醇厚綿柔餘味深長,不禁暗贊古時釀酒工藝之高。
細看手中三足青銅角花紋古樸,做工精巧,想不到如此巧物已是小康之家桌上常客,若是流傳到後世也定是價值不菲。
桌上餐具皆是陶製,色澤青黑古樸。
滿桌菜餚除了野味,還有一些果蔬,商朝人的烹飪手法已頗為精妙,燔、炙、炮、烙、蒸、煮、爆、燒、燉、燴、熬、羹……無所不能。
酒過三巡,黎郊已露醉意。只見他眼中含淚,手執木箸,擊缶而歌:
昔我往矣,
斯人已逝。
今我來思,
宛心炙兮......
黎弘貼近子期悄悄地在附耳說道:“大哥生性曠達,慷慨豪放。自從家遭不幸,就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飲酒必醉,每醉必歌。”
子庚同情地問道:“鬼方人經常侵入嗎?王廷為什麼不派兵據守關塞?黎弘,你給我詳細說說,我在山中多年,對外界一無所知。”
黎弘恨恨地說道:“鬼方人生性殘暴,到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先二十三世王、子昭在位時,百姓稱他為先王武丁。這是個勤於政事的王,他任人唯賢,任用傅說(yue)、祖己等賢臣勵精圖治,國勢強盛,被稱為中興之主。
王妃好氏,也是女中豪傑,英勇善戰,親自率領兵士打得鬼方人聞風喪膽,從此不敢踏進中原半步。
百姓十分愛戴她,先王也很喜愛她,死後先王十分痛惜,追諡稱她為辛,百姓稱她為婦好。
其後至今,王廷衰微,雖然也有幾世先王企圖向武丁那樣奮發圖強,怎奈收效甚微。
鬼方乘虛而入,各部步步蠶食,邊境已經沒有了明顯的界限,敵中有我,我中有敵,犬牙交錯,亂得跟蜂窩一樣,只是苦了百姓。
王廷再有幾代昏庸的,更使得社稷雪上加霜,傳到子託時,百姓稱他為文丁先王。
這時西岐強盛更勝往昔,西伯侯季歷先後征服燕京之戎、餘無之戎,七年後破始呼之戎,十一年後打敗了翳徒之戎,西岐版圖擴大了一倍還多。
文丁先王也想過對鬼方用兵,但是西岐在後成了心腹大患。
季歷對王城鷹視狼顧,逼迫先王文丁封他為牧師,文丁先王無奈只得屈從。
可是人的慾望哪有止境,既然喂不飽,只好把他騙入王城軟禁起來。這季歷也夠烈性,竟然絕食而死。
季歷的兒子姬昌即位,他雖然不及父輩勇武,但也是老謀深算的人。為了拉攏他,文丁先王就把最美麗最寵愛的小女兒嫁給了他,這才化干戈為玉帛。
除了西岐後顧之憂,文丁先帝沒等出師鬼方就死了。
文丁死後,子羨即位,就是當今王上帝乙王。
帝乙王雖然勇武,但是時運不濟。帝乙二年,被周部落打敗。帝乙三年,昆夷又入侵。帝乙無奈,派南仲率軍修築朔方城抵禦昆夷。
江淮東夷各部,見王廷衰微,紛紛要分一杯羹。
帝乙九年,王親自率軍遠征島夷和淮夷,受到孟方(部落名)的截擊。帝乙打敗孟方後,聯合攸國國君攸侯喜攻打淮夷,這一仗直打到帝乙十五年。
帝乙出征時,娶了攸國公主為妃,生了四王子子期,跟你同名。因為四處征戰,所以沒能帶在身邊。
後來,王妃攜子帶了隨從來王城,途中被亂軍衝散,有人說被島夷族掠去了,也有人說被鬼方人掠去了,至今沒有下落。
帝乙王盛怒之下,帶兵擊敗了島夷和淮夷,才班師回朝。
如今已是帝乙二十六年,去年遷都到了沫,改名為朝歌(zhaoge)。帝乙老了,已經難有作為,百姓都把希望寄託在下一任商王身上。
王有兩妃共四子,除了失蹤的子期,還有大王子微子啟,次子微仲衍,三子子受。究竟誰能繼承王位,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