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與敲門方式接近的,正是這個A選項。
A,似乎是一個必選項。
不過下面卻又出現了矛盾選項。
B與C,各方面條件都十分類似,唯獨差在最後兩個字上。
按照命題的基本邏輯,這兩個選項必有一對一錯。
可問題也出現在這裡,目前確定A大機率是必選,B或C有一個也是必選。
但無論B還是C,卻都與A出現了第三個矛盾。
既然使用了A的做法,以敲擊模仿敲門,來演奏樂譜。
那麼還何必再使用那斷了一半的竹笛呢?
前三個選項,已經足夠混亂,偏偏又出現了一個D項。
這個D項,與季禮經歷過的所有選項均不相同,它更像是一個獨立選項,無論從哪種角度來看。
“尋求場外援助……”
尋誰?
只能是方慎言。
換言之,方慎言一定得到了某種與季禮這邊相關聯的情報。
然而現在的季禮失去了聽覺,他已經無法再與方慎言透過耳麥溝通。
想到這,他拿出手機試圖與方慎言傳送一條簡訊。
但手機卻在這個時候黑屏,無論如何按都沒有反應。
季禮深吸了一口煙,啞然一笑。
這場遊戲,真的很公平。
A項,具備與敲門聲類似的形式,對應著旁白描述中的暗號;
B項,以竹笛為切入口,當然要加之樂譜來參照,也極為合理;
C項,竹笛加骨頭的組合,沒有道理,但似乎又存在深意;
D項,方慎言得到相關線索,沒理由不去選擇。
四個選項,站在四個角度,全都具備必選的資質與理由。
而這一次的多選題,帶來的並不僅僅只是選擇上的難度。
季禮手中的煙在吸食一半之際,他忽然見到螢幕背景中自己的三道身影。
他面朝著月光,自然也就背對著影子。
而在淡淡的光芒中,他赫然發現自己的影子出現了不易察覺的分裂。
在靜態的螢幕中,他像是一張靜止的照片,而一把剪刀正在對其進行裁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