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豬農“嗯”了一聲。
“那你想找嘉穀公司抗議嗎?”
“不想。”
“嗯?”楊記者再次一滯。
“不是說又發豬病了嗎?我也怕一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頭上。養豬的人命運殘酷啊,一年漲一年平一年跌的,碰上豬病,更是血本無歸。不讓我養豬也好,我正好養雞,養大一隻雞可是要比養大一隻豬簡單多了……”
這也不是楊記者想要的答案,他不禁呲牙咧嘴,只差沒說一句:得嘞,養你的雞去吧,不奉陪了。
他找了第三位豬農採訪。
第三位豬農養豬規模較大,養了近百頭生豬。在這個小型養豬場,只見外來人員隨便進出,車輛隨意進出,所有的生物安全措施,不過是輕描淡寫的沖洗。
對比嘉穀養豬場的嚴密防護,楊博心裡閃過一個念頭:如果是吃豬肉,他寧願養豬的都是嘉穀那樣養。
不過也就這麼一想,他還是將注意力放在第三位採訪者身上了。
這位豬農的意見大多了:“我很有意見,憑什麼啊,在嘉穀養豬場周邊就不能養豬了?”
楊記者舔舔嘴唇,差點想歡呼了:不容易啊,終於碰到一位反應正常的豬農了。
“嘉穀養豬場說是為了防止非洲豬瘟,非洲豬瘟你知道吧?”
“知道,新聞裡不是說了嗎?豬瘟嘛,中國養豬都有幾千年歷史了,什麼豬瘟沒見過?嘉穀說我們沒有生物安全意識,那以前豬是咋養的?”
楊記者摸摸鼻子,很是不想承認卻不得不承認,這廝對“非洲豬瘟”怕是確實不甚瞭解。
但他沒有打斷豬農的控訴:“我養豬這麼多年,也沒被什麼豬瘟禍害過。一般來說,其他地方出現了豬瘟,豬價就會上漲。你說說,這麼好的行市,嘉穀一頂帽子扣過來,就不讓我們養了,這是不是……”
“霸道?”楊記者補充道。
“對,就是霸道!嘉穀養豬場就是仗著有錢,讓政府偏向他們。唉,我們小門小戶賺錢難啊……”
楊記者滿足的不行,這些話,與前兩位的言辭一對比,簡直是要爆炸啊。
這才是他想要的。
楊記者的雙眼炯炯有神,緊接著問道:“那你還會接著養豬嗎?”
“會。”
“那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豬瘟是個好藉口,人家這麼霸道,惹不起還躲不起嗎?離嘉穀養豬場遠點唄……”
楊記者的腦海裡已經在閃現“松鼠難撼大樹”、“究竟是心虛還是防疫”等標題了。
只不過,他不知道的是,在離他不遠的嘉穀養豬場內,他最討厭的同行——武鐳同志,同時採訪嘉穀農牧負責人道:“李總,在嘉穀農牧狠抓生物安全措施的過程中,有遇到什麼困難嗎?”
“最大的困難,大概就是業界的不理解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