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配合飼料粒徑不能差距太多,規格要相對統一,且要做成慢沉料,在下沉過程中讓魚苗能順利吃掉。因此對飼料企業的裝置和生產工藝提出了較高要求……”
“不要說你們養殖三文魚剛起步了,就算是養殖成功了,也很難與我們公司長期以來幫助三文魚生產商成功的記錄相匹配。”
高橋博宇說得毫不客氣,但齊政同樣不客氣地回道:“很好!這樣的話,我們的接觸才不是浪費時間。”
高橋博宇一噎,忍住了再次嗤笑的衝動。
要是以前,日水就跟大多數島國企業一樣,雖然熱衷於技術研發,但相對保守,因擔心技術流失而只會選擇簡單的輸出產品,這種直接到中國本土進行技術轉讓,幾乎是不可以想象的。
但時代不一樣了。
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水產養殖市場,從資料上看,目前中國的海水魚飼料市場的規模雖然還沒超過100萬噸,但這其中不包含活餌,如果把目前使用的活餌都換成配方飼料,市場規模有望增長到200萬噸年——這相當於島國市場的5倍。
這麼一大塊肥肉,傻子才會忽略。
是的,高橋博宇的主要目標,並不僅僅是三文魚養殖飼料,而是瞄準了中國的整個水產飼料市場。
說到底,日水其實不相信嘉穀能在溫帶海域成功養殖三文魚;但由於請求合作的物件是嘉穀集團,日水方面就有了不一樣的想法。
高橋博宇也瞭解過嘉穀集團的發展歷史,不得不承認,嘉穀在投資方面,簡直有如神助。他們做的專案,鮮少有不賺錢的,就是第一個建設的漁場,眼看著也算成功了,還真是厲害!
從嘉穀農牧的漁業板塊發展可以看出,其與世界九大漁業巨頭有著相近的發展邏輯——初期在區域性市場擁有一塊壟斷性(或近似壟斷)的海洋漁業資源並掌握定價權,據此整合區域性的渠道,然後以渠道優勢反向整合本國及他國漁業資源,並同時發展海洋食品業務、進入零售乃至餐飲領域,藉助資本力量不斷整合,形成滾雪球的發展態勢。
這很難讓日水不相信,哪怕嘉穀養殖三文魚的嘗試失敗了,但其成為中國水產巨頭,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這樣的話,繫結了嘉穀,也就在中國水產養殖市場處於不敗之地了。
於是,高橋博宇調整了一下情緒,說道:“齊董,我們日水願意把包括核心配方技術在內的全套生產技術引進到中國,比如三文魚最優良的配方和嚴格挑選的主要原料等。我們希望能與嘉穀合資建廠,共同生產……”
“等等,我想你們是誤會了,我們並不是想要合資,而是要進行技術交流。”齊政突然打斷了談興正濃的高橋博宇。
高橋博宇眉頭一皺,問:“什麼意思?”
“簡單來說,就是以技術換技術。”
高橋博宇徹底不明所以了。
齊政微笑道:“我們可以向日水提供一種特種滸苔的養殖技術,換取日水的三文魚飼料配方技術!”
高橋博宇差點笑出聲來了。
滸苔?你是在跟我開玩笑嗎?
誠然,在島國,滸苔被叫做青海苔,將其加工製作成滸苔粉,是一種奢侈的調味料,價格昂貴,只在高檔料理中使用。
市場這麼好,島國自然也就投入了不少的資源發展。如今甚至已經發展到利用海洋深層水去養殖滸苔了。嘉穀這個連深遠海養殖都還沒能走出去的“新人”,有什麼資格用滸苔養殖技術換取合作?
高橋博宇剛想拒絕,齊政像是看出了他的心思,遞過來一份資料:“你且先看一下這份資料。”
高橋博宇漫不經心地翻開資料,目光頓時一凝。
“特種滸苔,全年可生長,畝產超過100噸……”
他的臉色瞬即發生了變化,目不轉睛地看下去:“……共開發出兩個成熟品種,一個是生物能源品種,透過裂解反應生產生物油,產油率高達66%……”
“另一個是飼料品種,富含活性多糖、維生素,粗蛋白含量高達23%……配套研製了適用於海參、鰈鮃類等藻類飼料……”
如果說第一個品種對於水產養殖業來說關係不大,第二個品種就讓高橋博宇瞪大了眼睛。
而且,就算不說這種“特種滸苔”的資源開發價值,如果資料所言不假的話,就憑這種變異滸苔的生長特性,其就是海域營養化最好的治理植物,這對於解決海水養殖產業中未吸收餌料以及養殖生物排洩物汙染的現狀,簡直是絕佳的“神兵利器”。
高橋博宇顧不上自己本來要說的東西了,迫不及待地問道:“你們真的培育出了這種滸苔?請恕我冒昧,我能親自參觀嗎?”
三文魚飼料配方技術?世界幾大水產巨頭手上誰沒有?但這種“特種滸苔”,如果是真的,那就真的是獨此一家了。
還沒進入實質性談判階段,高橋博宇就被齊政丟擲的“誘餌”給唬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