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嘉穀漁場已經很熱鬧了。
人工營造的珊瑚礁,精心打造的海藻“森林”,吸引來了更多的海洋生物。
“針落臨塵陣”會驅趕鯨魚、鯊魚這種大腦發達的大傢伙,但對於腦容量不足的浮游生物或者小魚小蝦,基本沒有影響。
充沛的食物,讓很多底層海洋生物進入嘉穀漁場後,就在此安家落戶了,比如,太平洋磷蝦。
磷蝦是世界所有大洋中常見的物種,是海洋中群體最大的生物之一,但並不是所有的磷蝦種類都有龐大的數量。
最為人們熟知的,是南極磷蝦。而太平洋磷蝦,也是數量龐大的一種磷蝦。
體長短短1厘米的太平洋磷蝦,對於漁場來說,是一種很合適的底層食物鏈生物。所謂“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在海洋食物鏈中,小蝦幾乎是最底層的存在,是大多數肉食性魚類口中的美食。
在嘉穀漁場,嘉穀放養的大黃魚、黑鮶、黑鯛等魚種,既喜歡以太平洋磷蝦為食,又喜歡以太平洋磷蝦吸引來的其他小雜魚為食,簡直是天堂般的存在。
齊政還不用擔心漁場內太平洋磷蝦種群的不足——一個物種之所以會數量龐大且分佈很廣,與它強大的繁殖能力是分不開的。磷蝦一年在夏季連續產卵數次,在這數次產卵中,一隻磷蝦一共可以產下幾千個卵……
嘉穀漁場內浮游生物充裕,巨藻等存在又提供了生存空間,加上靈陣的吸引,太平洋磷蝦樂得在漁場內繁衍生息。
最Bug的是,這一切,都是發生在嘉穀幾乎沒有對漁場投入餌料的情況下的。
“碧波清華陣”的存在,不斷將近海的富含氮磷等物質的海水引流至嘉穀漁場,為海藻和浮游生物提供了充足的營養物質,海藻和浮游生物茁壯而長,小魚小蝦以海藻和浮游生物為食,放養的大黃魚等魚種捕食小魚小蝦……一條完整的海水養殖食物鏈!
這才是真正的“仿野生”養殖好嗎?
……
果然。
中午以大夥兒垂釣得到的大黃魚、牙鮃、黑鮶等作為午餐——魚肉在嘴裡面咀嚼,就好像是無數的海鮮在嘴裡活潑亂跳一樣,那種酣暢淋漓的鮮美啊,任何文字都無法表達出來。
王昱業精神大振:“太棒了!我們養殖的海鮮太棒了!養,必須得加大海水養殖的規模!”
沉浸在嘉穀海鮮美味中的眾人狂點頭。
王昱業精神亢奮,自顧自地分析道:“這麼棒的食材,如果只是當做普通海鮮來銷售,那太浪費它們的價值。嗯,我們應該搞一個海鮮品牌,嘉穀海鮮,先壟斷對高檔餐廳的海鮮供貨渠道……”
插不上話的齊政:“……”
他倒是明白了王昱業的意思。
嘉穀漁場的海鮮質量如何他自己最清楚,靈陣改造過的還能差?
但不是味道越好就代表著價值越高,現在的人對吃喝特別警覺,一旦發現食物味道外貌不正常,指不定就想到哪裡去,什麼轉基因、合成食品、嫁接品種等等,反而不容易開啟市場。
但打造一個高階的海鮮品牌,並從與嘉穀有著良好合作和極高信任度的高檔餐廳渠道下手,這樣賺錢更多,而且更容易立起牌子。
只是,“嘉穀海鮮”?也太不走心了吧?分明就是掛著“嘉穀”的名號為所欲為!齊政暗自腹誹道。
不過他轉念一想,如果有一天,當所有冠以“嘉穀”名號的食品品牌,都是同類高階品牌,貌似也不錯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