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事實上,在南韓,這一小箱豬肉,真的是一份貴重禮物——摺合為人民幣至少要幾百元,一斤差不多要80元。
崔美惠喜歡吃烤肉,但平日裡吃肉也要精打細算。在南韓,即便是富有人家,也常把吃排骨看得很隆重。
所以收到這一小箱豬肉,由不得她不高興。尤其是,這還是嘉穀豬肉。
嘉穀豬肉據說很早就進入南韓市場了,但之前一直是作為高階餐廳的食材。也是三年前,才開始出現在大眾消費市場上,由於其在高階餐廳的名聲,在大眾市場上也備受追捧。
跟島國一樣,原本南韓本土豬肉會比進口豬肉價格價格會更高,也更能得到民眾認同;但又與島國不一樣,嘉穀豬肉在南韓的售價比本土豬肉還要來得高。
崔美惠也不覺得奇怪,吃過嘉穀豬肉的人都知道,它確實值這個價啊。
而且嘉穀豬肉在南韓的供應一向偏緊,換句話來說,你即使想買,也不一定能買得到。
崔美惠就十分羨慕她的一位中國留學生朋友,據她說,在中國,嘉穀豬肉還是較常見的,在各大商超生鮮區都能買到,當然,嘉穀豬肉在中國也是極為暢銷的——這一度讓崔美惠覺得,中國人好有錢啊!
其實,南韓人並未像網路上傳言的那樣“吃不起豬肉”,從人均豬肉的消費量來看,南韓人只比中國人略低。畢竟,貴是真的貴,但他們的收入相對也高。
而且,之所以這麼貴,某種程度上,是南韓人自作自受。
……
“南韓現在每年需要進口一百萬噸豬肉,我們嘉穀豬肉差不多佔了三分一,而且份額還在加大,但價格不降反升,也是夠奇葩的。”
緊接著島國方面再次要採購一批嘉穀豬肉後,南韓方面加大嘉穀豬肉進口的訂單也來了,李東亮樂呵呵道。
齊政眉頭都不抬:“奇葩點好啊,奇葩點更能保證我們的利益……”
李東亮深以為然。
眾所周知,南韓的農業資源稟賦比島國還差。在農牧業分配上,首先傾向於農業,所以畜牧業和養殖業就會被大量的壓縮,導致本土肉類產量較低,供不應求,所以價格相對極高。
按照市場邏輯,南韓應該從海外進口低廉的農產品來調整價格。但實際生活中,經濟利益和政治利益都在作怪——這就催生出了壟斷式的經濟利益鏈條,而且國家也可以透過高額的進口關稅獲取利益。
譬如嘉穀豬肉出口到南韓,合作方一直是三星食品公司,其背後的三星集團之於南韓,壟斷程度不必多說。
嘉穀豬肉出口報價固然不便宜,但即使加上高額的進口關稅,在南韓的高售價也是很有賺頭——三星食品公司受利益驅動,不斷加大進口量,但價格是紋絲不動。
所以說,“身土不二”很多時候不過是南韓為了進口限制而給國民提出的理論,本質上只是一個政治目標的口號。只要有足夠的利益,多的是帶路黨。
“島國方面的訂單也就算了,南韓的這筆訂單可不小啊,我就喜歡這樣的合作方!”李東亮笑得像個大奸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