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誰人不知,嘉穀農牧打造了一支世界級的豬產業人才隊伍,從育種研究員、飼料營養師到獸醫,無不人才濟濟。而其中,陳戴聞是最知名的專家之一。
他為嘉穀農牧構建了生豬生產效率更完善的評價指標;他建立了嘉穀農牧的精細化資料養豬體系;從配種到懷孕、從懷孕到產崽、從產崽到哺乳,每一個環節,他都推動了嘉穀養豬生產效率的快速提升……
如果要齊政來評價,那就是——靈陣保證了嘉穀養豬的下限,但以陳建章為首的遺傳育種團隊和以陳戴聞教授為首的動物營養研究團隊,提升了嘉穀養豬的上限。
陳戴聞有些木訥,但說到他的研究領域,卻是極為善談:“我們不能拿經驗主義來管理現代化豬場。使用哪種飼料效益更好?應該做料肉比的資料分析;母豬如何才能發揮較高生產水平?應該採取套餐式飼養模式……”
秦營林頻頻點頭,牧原當然也有自己的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思路,但從深度和廣度來說,明顯與嘉穀農牧有較大差距。
單單拿飼料來說好了,“玉米豆粕型”日糧雖然可以保證營養較合理,生長速度較快,但是造肉成本也很高。
“我們已經研究出用大麥、牧草、朱薯替代玉米作為豬飼料在日糧中的最佳新增量,不但能提高飼料轉化率,降低成本,豬的生長效能及品質還得到了改善……”陳戴聞滔滔不絕道。
秦營林聽得心癢癢的,生豬養殖的核心競爭力不就在成本上嗎?誰擁有更低的養殖成本,誰的護城河就扎得越牢。
要知道,外界可是對嘉穀農牧的養豬成本控制辦法垂涎欲滴。
及至陳戴聞說道嘉穀農牧的抗病技術體系,秦營林更是兩眼放光:“我們首次構建了全世界第一套豬中草藥抗病技術體系,成為安全、健康養殖的突破性技術,為老百姓實現從有肉吃到放心吃的轉變提供了有力的營養科技支撐……”
豬瘟疫情?不存在的!
抗生素殘留?不存在的!
瘦肉精?不存在的!
在秦營林看來,嘉穀農牧的這套中草藥抗病技術體系,簡直就是bug一樣的存在。
好東西真多啊!
在瞭解了嘉穀養豬場的技術、管理、質量安全等體系後,秦營林心裡也有了決定。
回到養豬場的辦公室後,秦營林堅定道:“李總,我同意嘉穀農牧以嘉穀種豬和配套養殖技術投資,獲得牧原15%的股份!”
李東亮笑眯眯:“秦總好決心!”
秦營林擺手:“談不上決心不決心的,嘉穀農牧能同意轉讓優良豬品種和配套養殖技術,我覺得不虧!”
李東亮哈哈大笑:“秦總,相信我,這會是雙贏的!”
牧原股份可比雛鷹農牧更早地“對標”嘉穀農牧,而且不像雛鷹農牧只會嗶嗶,牧原股份可是拿出了實在的股份,全面向嘉穀農牧靠攏。
此前,雙方不過是在股份上有爭議——秦營林只肯出讓牧原10%的股份。但在嘉穀農牧展示了一波真本事之後,秦營林服了!
更優的品質,更低的成本……自然是追隨成功者更容易成功。
至此,牧原股份選擇加入嘉穀的陣營。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
至於嘉穀農牧為何要“幫助”一個競爭對手?
須知,產值超過萬億的生豬產業,不可能由嘉穀農牧獨吞的。這樣一來,化敵為友,將己方的陣營變得大大的,難道不香嗎?
至於嘉穀種豬的擴散,李東亮想起齊政似是不經意的一句話——“佔全球豬肉消耗量一半的我國,也應該有一個自己的豬種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