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酣睡。”
這句話,其實不但中國人懂,南韓人更懂。
中國人參產業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南韓參企的神經。嘉穀牽頭的“人參產業振興工程”剛剛起步,就已經讓最大的國際競爭對手警覺並採取行動了。
在港島一家日韓合資的貿易公司內,樸贊泳和石田小松相對而坐,眉頭緊鎖地看著手中的資料。
“又是嘉穀!”良久,樸贊泳咬牙切齒道。
樸贊泳清晰地記得,04年的那個寒冬,嘉穀是如何讓自己夢碎的。
以高價誘惑中國參農大量種參,再以所謂重金屬、農殘超標為由,拒收人參,將人參價徹底打壓成蘿蔔價,繼而瘋狂收購廉價優質人參。
——如果沒有嘉穀插手的話,這將是日韓參企的一次大勝利。
但嘉穀的託市收購,打碎了他們的如意算盤。一般品質的人參還好說,但當其時,近四成的優質人參產能被嘉穀一舉掌控,致使他們的原材料收購計劃遠遠達不到預期。
特麼的,這不僅讓樸贊泳的晉升夢破碎了,更是相當於為嘉穀做了嫁衣,培養了一個可怕的競爭對手。
更氣人的是,嘉穀在背後推波助瀾,將日韓參企的這一控制人參市場的陰謀大肆宣揚。此後,在吉省,尤其是在人參最大的交易市場萬亮鎮,南韓人就不怎麼受歡迎了。
現在,南韓參企在中國代為收購人參的代言人,都不敢主動承認是幫南韓人買的。為了保障原料採購,南韓人參公社不得不與島國同行合資成立了一家貿易公司,合併兩家的渠道,從港島轉口貿易進口人參。
被派駐到港島的樸贊泳近些年一直在關注著嘉穀集團。相對於嘉穀在糧油、食品業務上的大放異彩,嘉穀旗下的人參產業似乎微不足道。但樸贊泳看得很清楚,嘉穀不過是在積蓄力量,只看其不斷增加的人參種植基地就知道了。
現在,這一刻終於來了。嘉穀將帶領中國人參產業踏上振興之路,這讓南韓上下都坐立不安。
……
另一邊的石田小松卻是完全不同的心態。
他雖然對嘉穀牽頭的“人參產業振興工程”極為重視,但不至於像樸贊泳那樣心情沉重。
儘管島國是一個有人參消費傳統的國家,島國本土生產的人參叫竹節參,但是生產量很少,大部分人參都要依賴進口。
也因此,島國的人參產業主要服務於國內消費。人參主要用於兩個方面,一是漢方藥製劑,這是人參最主要的使用方向。二是以口服液為代表的健康食品——在島國,最受歡迎的人參製品是濃縮液產品,主要購買物件是50歲之上的中年層,女性佔絕大多數,這是因為人參的主要採購目的在於增進健康。
中國的人參產業振興,對島國人參產業肯定會帶來不小的影響——島國的人參類進口量達到1000多噸,用在製藥以及飲料的低價格中國產人參佔92%。
但說到底,這個影響更直接體現在進口成本上。大不了多花點錢而已,想想南韓同行更大的壓力,似乎也不是那麼難以接受了。
石田小松甚至還有空暇考慮要怎麼與嘉穀接觸,進而達成新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