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抱大腿的。
——哈,你不也是?
在嘉穀配送中心總部,家興水果市場的董事長江恆和潘華碰面,雙方的眼神那是你來我往。
好吧,其實兩人是老熟人了。
傳統的農業供應鏈嘛,主要也就三種模式:農戶主打經營模式、超市主導經營模式、批發市場定向模式。
兩人一家是超市模式,一家是批發模式,在江南省都是有一定規模的玩家,家興水果市場還一度是永嘉生鮮超市的供應商之一。
對於永嘉一直憑藉著抱嘉穀的大腿,扶搖直上,江恆早就眼紅了。
“老潘,你的日子好過咯,聽說有投資機構給你們估值50億元以上,還要給你們投資?”江恆斜睨了潘華一眼。
潘華樂了:“沒錯,是有這回事!”
齊政悠閒地在另一邊喝茶,給兩位老朋友留出寒暄空間。
江恆忍住翻白眼的衝動:“豈止,我還聽說,你拒絕了那些投資機構的投資?”
潘華笑眯眯道:“也沒錯,且不說估值合不合理的問題,關鍵是,我們也不缺發展資金啊!”
“……”
炫耀,絕對是炫耀!
江恆簡直想呸他一臉。
雖然人家確實是炫得起。
永嘉社群生鮮超市,在國內的生鮮玩家中,雖然遠不如家樂福、沃爾瑪等外資巨頭那樣博人眼球,甚至一直被其股東之一的永惠生鮮的光彩所掩蓋,但江恆知道,這是一個被低估的選手。
不聲不響的,永嘉社群生鮮的門店規模和銷售體量已不可小覷。到目前為止,永嘉社群生鮮門店數為300家左右,銷售規模近五十億。
不過,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背靠著嘉穀巨資建設的農業供應鏈,再加上與永惠生鮮同一運營體系的協同效應,永嘉社群生鮮迅猛的發展勢頭,也吸引了資本界的矚目。
雖然他最終拒絕了資本機構的投資,但其想象空間之大可見一斑了。
江恆看不得潘華得意的樣子,故意說道:“業內很多人可不是這麼認為了,他們覺得,你這是有自知之明,永嘉這種社群生鮮店,最多隻是一種過渡業態,等經濟不景氣的階段過去,大賣場會重新興起……”
潘華倒是真的翻了個白眼,毫不客氣地懟道:“說這話的人,才是最沒有自知之明的!”
“如果往前推十年二十年,這麼說倒也不無可。那時國內有名的零售企業都是百貨商場,樓上做家電、服飾,樓下做超市,那是因為我們當年的居住形式多叫家屬大院,所以一說買東西就去市中心。”
“但是近十年來,國內的聚居形式可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那就是房地產帶動起來的小區聚集形式,把一個地方整個扒掉然後蓋十幾棟二十幾棟一模一樣的樓,然後把同樣的年齡階層、同樣收入水平,甚至幾乎同樣家庭結構的人突然地聚集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