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這個訊息便從秦國傳播出去,一時間天下皆驚,兩位帝國太子雙雙隕命,怕是很難用和平的手段,來解決此事了,這天下終歸是要大亂了。
大漢得和此事後,也是驚怒交加。一方面是自己剛剛服軟,結果就被現實打了臉,還有就是太子劉恆也死於非命,可以說這次丟人又丟份的舉動,徹底成了一個笑話。
最後大漢還有一百多萬的部隊,在秦國手裡呢,一旦開戰,那這一百多萬條人命,只能是被他們拿來祭旗.。只要秦國不傻,就萬萬不會把這些人送回去,給大漢增加戰鬥力.。
對此大漢一方,幾乎是立刻派人前來交涉,希望能用和談的方式,把人給帶回去。只是秦皇一心急著去接兒子,無心見他,也就一直拖著。以他的速度,少說也要兩天才能到,而這兩天,全大陸都在議論這件事。
很快天下人幾乎便忘了,前不久馮嘯天與劉恆的那場驚天攻守戰,這也算幫馮嘯天,把鋒芒給遮了下去。畢竟馮嘯天現在,一切還都在起步階段,不宜太過招搖,穩紮穩打跨過安全期,才是最重要的。
兩天過後,秦皇終於來到了這個讓他無比傷心的地方,“柳南鎮“秦山與劉恆便是在此決鬥,最後身死。到了之後,他是馬不停蹄的,奔向了秦山的所在地。
這兩天他一直都沒有閤眼,滿心滿腦都是想著兒子的死。可當他真得到了這,又沒有了進去的勇氣,他還是無法面對兒子的離世,在大帳前,駐足好久。直到皇后前來.,兩人才相互攙扶的走了進去。
此時周圍的人已經跪了一地了,他們用沉默,來表答此時的哀思。進去之後.,一眼便看到了,放在大帳中央的秦山.。此時的秦山渾身焦黑,只有那略微完整的鎧甲,才算勉強證明了他的身份。兩位仔細的認了認,這才確定身份,此人正是他們的兒子,秦山。
痛哭,淚水.、哀嚎、都無法表答,它們此時心情的萬分之一,白髮人送黑髮人,世間大悲莫過於此。過了好一會兒,這兩位才算緩過神來道:“漢國.!劉振宇!朕與你不死不休!”
至此長達許久的“絞肉機式大戰!”正式拉開續幕,由於此戰勢力眾多,牽扯極廣,也被稱之為“世界大戰。”這個不起眼的村鎮“柳南鎮“也被冠以了“開端之役”的大名。
同時也被後人詬病,至此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人們若想說“某某人“罪大惡極之時,都會說一句“你怎麼像柳南之戰的禍首,一樣可惡呢!”
由此可見,這件事的影響有多麼的強大!以至於到了天下同恨的地步。
秦皇吼完,便把目光一掃,大聲道:負責太子安全的人是誰啊?”
自從太子一死,這些人便知道他們也活不長了,主刻下跪領罰,可商恬這時卻勸道:“陛下,請聽臣一言。”
本想殺人洩憤的秦皇,聽後立刻停了下來,問道:“丞相有何事話要說?“
見秦皇還算給自己幾分薄面,商恬也暗暗鬆了一口氣.道:“陛下,我大秦太子剛剛離世,可大漢一方亦是如此,眼下一場大戰再所難免,此時正是我們用人之際啊!這些人雖犯保護不利之罪,可念在他們還有些用處.,不如讓他們上陣殺敵,為太子報仇,也算物盡其用了.。
況且,他們都是從小在太子身邊保護的,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還請陛下寬容,給他們一個機會。”
聽到有人給自己求情,那些人那還會不明白,立刻道:“請陛下開恩,臣願誓死殺敵,為太子報仇!”
要知道但凡能混上太子護衛的人,都不是一般人,祖上三代都要家世清白,容不得絲毫汙點,再有身手要好,品行要端正,幾乎這樣的條件,都是各個世家的傑出子弟。
這也第一種投資,現在是太子的護衛,將來就是皇上的重臣,眼下朝中,旦凡跟皇上親近的臣子,幾乎都做過皇上的護衛。為此每年太子護衛的名額,都是各方勢力爭搶的物件,當然凡事有一利,就會有一弊。
機會是很大,可風險同樣很大,一旦發生了像今天這種事,太子死了,那他們這些沒死的護衛,便只有一個下場,三族陪葬。這也第一種警告,為得就是怕那些護衛不盡責,因此才定下的一條鐵律。
護衛必須死在太子前面!這樣的死法叫“盡忠“會獲得皇上的厚賞,厚葬。可像他們這樣,嚴重的保護不力,只能是連累家族了。
秦皇本來還殺意滿滿,可聽了他的話,也覺得有些道理,狠狠的瞪了他們一眼道:“既然丞相為你們求情,那朕就給你們一個機會。
聽旨,你們立即趕往秦漢邊界,做一名普通士兵,三年之內不得升遷,若有陣前衝鋒之時,你們必須在第一排。三年後,若你們表現良好,那朕可以考慮寬恕你們的罪過,以及你們的三族。”
聽到這個幾乎和送死,沒什麼區別的命令後,這些人如蒙大赦,千恩萬謝的走了。如此一來,商恬在不知不覺中,又拉攏了不少的名門望族。
對於他們而言,個人生死無足輕重,若他們一死可保家人平安,那他們是不會有絲毫猶豫的,現在這個結果讓他們十分滿意,.一個個都把商恬當成恩人一樣感激。
同時鬆了一口氣的,還有一眾大臣的,他們中有一大部分人,都和這些太子待衛們有親屬關係.。一旦嚴懲,必受誅連,得知自己安全了之後,他們便不再擔心,自身的安全問題,轉而把注意力,放在了一致對敵上。
這時便有一位大臣提議道:“陛下,關於大漢的一百多萬部隊您有何看法?”
秦皇聽後自是大怒道:“能有什麼看法?當然是全殺了,難道還要朕將他們平安的放回去,日後與朕作對嗎?“
對於這樣的回答,大家自是在意料之中,恐怕換成任何一個人,都會這麼做。可是那位大臣卻提出了不同的意見道:”陛下的憤怒,臣自是清楚,可殺人只能圖一時之快。對與後面的戰鬥毫無用處,反而會讓我大秦,落下一個殘暴不仁之名,日後開戰時,在名分上,對我們不利,因此臣以為這只是下策。”
“那愛卿有何高見?”秦皇有些疑惑的問道。
那人道:“陛下,臣以為,若與大漢開戰,必是一場曠日待久之戰。打仗的時間越長,對於後方的補給也就越需要,由其是在兵器,礦產上。
多一件鎧甲兵器,就等於多一個戰鬥力,眼下我們的生產力,還算可觀,但仍需未雨綢繆。不如將大漢軍中,一些身體好,有能力的人,安排去做礦工。
至於那些體質不好,又愛挑事出風頭的……”那人開始還有些猶驟,但是又突然下定決心道:“將他們全部打成殘廢,最好是生活不能自理的那種,然後全都送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