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侯。讓子敬去調動稅賦,充作軍糧,乃是上策。但也可能引起荊南四郡狐疑,其中零陵太守劉度,武陵太守金旋,桂陽太守趙範需得安撫,多賜給金銀,以安撫其心。至於長沙更是緊要,長沙不僅是大郡,而且與江東相連,就在江夏南方,人口二十餘萬。我自請為長沙郡守,請吳侯多派遣官吏給我,我為吳侯經營之。並請吳侯派遣大將一員,統帥長沙兵馬。”
“而且我至長沙,也可以與五溪蠻夷沙摩柯接觸,聽說那沙摩柯貪財,可以多給金銀以安撫之。”
顧雍一口氣將心中之事說完,拱手作揖。
卻是韓當進攻荊南四郡,平定的速度極快。一方面韓噹噹然是十分厲害,另一方面乃是除了韓玄稍作抵抗之外,其餘武陵太守金旋,桂陽太守趙範,零陵太守劉度都因為韓當威名,江東兵峰,沒有做抵抗,遣使入軍中投降。
韓當也沒有為難,接受降表之後,便率軍北上了。
在那之後,除了韓玄之外,三位太守繼續鎮守本郡。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孫權本可以慢慢消化荊南。
但是周瑜起大兵攻打南郡,目前一直與關家對峙。孫權目前手裡頭沒有可用之兵了,而這三郡太守手中,各有一萬兵馬。
孫權便不敢臨時換太守,引起三郡太守反叛,到時候就糟糕了。
只能儘量安撫,並保持各地太守的官位。當然,孫權也想辦法從三個太守的手中拿到了人質,三郡太守各有子侄在孫權手中。
唯有長沙與江夏不一樣,江夏太守黃祖被殺,韓玄也被處置了。長沙一盤散沙。孫權可以趁機派遣人任職太守,並以強將鎮壓之。
趁機消化長沙,好處不少。
一是長沙與江東比鄰,二可以與北方江夏,互為犄角。
還有一個沒有說的好處,若孫權事敗,大軍失去了在荊州的優勢,可以退守長沙,江夏,以鎮守之。
顧雍乃是政治強人,便是長沙太守的極好人選。
“好。”孫權思量了一番之後,便寫好了文書,分別讓魯肅排程四郡稅賦,充作軍食。
讓顧雍為長沙郡守,帶諸多江東官吏赴任,給予顧雍便宜行事的權利,比如說招攬五溪蠻夷,任命縣令,官員。
以大將賀奇領兵二千人,往長沙去招攬韓玄舊部,湊足個一二萬人,鎮守長沙郡。
山越,五溪蠻夷,乃至於荊州四郡的太守們都是隱患,都是問題。諸葛亮考慮到了,孫權也考慮到了。
孫權也盡了最大的能力,鞏固,加強內部的防禦力,安撫潛在的不安定因素。
而目前這個情況,除了馬良此人之外,關家已經沒有能力與孫權強爭南郡了。
所以花開兩朵,不得不提馬良。
卻說馬良本在名求督軍,給張苞,趙統出個主意,避免這兩個傢伙被江東人給吃了。關平親自取代了馬良,讓馬良南下招撫沙摩柯。
馬良極了解五溪蠻夷,知道沙摩柯此人貪財,又貪名,錢沒辦法帶,畢竟目前荊南地區乃是孫權佔領區。
但是馬良卻請關平多燒錄將軍,列侯印信,招撫沙摩柯。
印信,可以作為招撫之用嗎?
看似天方夜譚了一些。
但其實很有用。
歷史上曹操對付孫權,便燒錄了許多印信給山越大帥,這些山越大帥都為曹操所用,在江東搞破壞。
關羽領兵發動襄樊之戰,也不要錢的發印信,南陽郡一帶不少人幫關羽忙。
總而言之,這印信屢試不爽。當然關鍵還是看誰用,怎麼用。馬良身負重任,帶上少許隨從,諸多印信,趁夜渡江,做賊一般的到達了荊南地界,又走小路,翻山越嶺,渡過溪流,歷經九九八十一難,這才到達了荊南沙摩柯所轄之地。
荊南四郡的地盤加起來,抵得上中原地區兩三個州的範圍了。但是人口卻是稀少,長沙人口最多,但也就二三十萬人。
一來四郡耕地面積少,只有小範圍平原,而更多的是崇山峻嶺。而在這崇山峻嶺之中,生活著數十萬五溪蠻夷。
這些蠻夷自古有之,光武皇帝中興大漢之後,曾經派遣伏波將軍馬援征討五溪蠻夷,結果馬援病死在了途中。
這些五溪蠻夷在崇山峻嶺之中的大小山谷,小片平原內生活,地盤與四郡其實犬牙交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與山越一般,秋收豐盛,糧食吃得飽便不動,吃不飽便襲擊荊南四郡。
四郡深受其滋擾。
還有一點與山越相同,那便是深受漢人文化的侵蝕,族中的貴族,乃至於平民之中,也多又人會說漢語。
但與山越不同的是,這些五溪蠻夷從血統上來說,與山越,百越較遠,而與益州南蠻的血緣關係更近。
而五溪蠻夷也是分作各個部落,大家互不統屬。但是到了這一代,蠻王沙摩柯的實力遠遠超過其餘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