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劍氣為壁,劍五銜燭成龍清野,單以這一劍來看,青山小師叔的劍道造詣,的確已然真正走在了一眾年輕一輩的前列。
那一尊盤旋於年輕劍客頭頂的黑龍,隨著沉淵斜停,安靜地留落於方塵背後,黑龍的雙目淡漠地看向自身前身側三個方向殺來的支辰,滿是睥睨。
大夏蓮會之中,關於人族天下的九境天驕評定,曾說佛子與道子獨在九境第三層,這兩人,是真正可以以一敵眾的強橫修行者。
蓮會之中的那幾場廝殺,也完全證明了這一點。
佛子與道子之下,人族天下的任何一位年輕一輩,都沒有與這二人並肩的資格。
白山的皇陵一行後,佛子與道子在大夏神都,萬人景仰之下破境入山巔。
於是,在人族天下的大多修行者看來,而今這天下的九境,再無第一。
或許江湖之中,還有人對此存在異議,畢竟與心燭鏖戰許久的楚修然,或者是十八歲便領悟數劍劍九的洛千瀧,都有戰敗其餘第二層天驕的戰績。
但任而這些天驕的景仰者如何吹捧,而今的年輕一輩之中,也無人敢真就自稱,他便是年輕一輩第一人。
人族天下亙古相傳的那些傳承之中,實在有著太多天驕。
但蓋壓同輩,從來都只是一代一人。
哪怕佛子和道子已入山巔,但在九境之內,仍舊無人敢言,能夠勝過當年九境的他們。
無法勝,便不是第一。
也正是因此,號稱對天下情報掌控最為細緻,對大夏疆域最為了解的夜幕,才會認為以十二位九境支辰之力,足以斬殺方塵。
一人陣斬十二位夜幕支辰,這是隻有佛子和道子,才有可能完成的壯舉。
這世間,出現佛子與道子兩位踏足九境第三層的奇才,已經頗為出人意料,讓人難以置信,又怎會再出現第三尊?
蓮會之中,方塵在生死之間,幾乎是暴露了身上所有底牌,大夏的觀星樓和夜幕也因此,對青山小師叔做出了一個最為詳盡的分析。
九境之間,最大的差距便在於道韻的掌控。
所以,蓮會之後藉助大夏龍氣堪堪踏足九境的方塵,即便有著眾多底牌,但因為未曾完全登樓合樓凝道,在夜幕的卷宗之中,仍是僅被評定為將近九境第二等。
這一等,僅是略強於夜幕的支辰,以一敵二便有難度,更遑論是十二。
然而,夜幕終歸還是小瞧了大夏傳承六千載,第一次被人完全涉足的聖人陵墓,也小瞧了人族盛世之中,天驕的成長速度。
蘇桑的聖人陵,不僅傳給了方塵一道堪稱世間極致的行字秘法,更是以白虎象宮,贈予了年輕劍客一條大道。
白虎殺道。
這一條半聖之道,哪怕被白虎象將的意志,剝離了其中大半道意以及印記,僅僅留下了一條初涉山巔的稚道,用以便於方塵融合掌控,其間威能,仍不是尋常九境之道可比。
就如雲中皓月,那怕被烏雲遮掩只剩絲毫,佼佼月輝仍舊不是人間燈火可比。
白起的這條殺道,終歸是曾經到達過半聖的高度。
如此道韻,幾乎是立刻補足了方塵大道上的不足,甚至於這等強橫道意,在青山小師叔徹底掌控之後,還要強過佛子和道子的積累。
所以,此刻的年輕劍客,在九境之內,即便類比佛子與道子,恐怕也再不會有絲毫遜色。
若是夜幕的十二位支辰,一開始便按照最為謹慎的襲殺之法,如面對心燭或者徐無那般協同出手,或許十二位堪比九境第二層的天驕攜手,真能給方塵帶來不小的麻煩。
但向來對情報最為自信的夜幕星辰,根本就不曾想過,數月之前還只是竭盡全力,才能與九境第二層天驕交手的方塵,此刻已然殺九境如屠狗,站在了幾乎等同於佛子和道子的高度。
四方圍殺之法,圍攻幼貓自然輕鬆,但若是圍殺猛虎,便是隻能被各個擊破。
將近九境第二層,如何比得上九境第三層?
青山小師叔突然的暴起發難,依仗著行字秘技的速度,突然揚劍襲殺了三位夜幕支辰,於是剩下的九位支辰,眉宇之間,再無輕鬆。
任誰都能看出來,自蓮會之後的這短短几月,方塵的實力增長,超過了同層次太多所謂的天驕。
這,是一尊真正的妖孽。
面對九境第二層的目標,夜幕的九位支辰自然可以輕易勝之,但若是目標是九境第三層,那麼即便是以夜幕的手段,在已然有所陣亡的情況下,也再不敢說有著絕對的把握。
但夜幕殺星,卻絕不會退縮。
原本居於西方的三位支辰亡去,於是剩下的九位支辰,立刻迅速地轉變位置,九人擁簇在一起,以一種看起來頗為玄妙的陣法交疊攻守之勢,將九人之力完全融為一體。
武元與道韻鼓盪,交織成型,如若蟒雀。
與龍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