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晚不晚,方兄,蘇桑的考核之中,白虎象的試煉不是最難,但卻最難透過,這數千載,方兄倒是第一個透過此關的年輕一輩,元白佩服。”
九皇子淡笑著走到方塵身側,鼻翼扇動之間,自然嗅到了方塵身上尚未散卻的血腥味,察覺到方塵身上此刻絕不下於自己的修為氣機,這位大夏遊龍眼底亮色更添三分,但仍是裝作不太熟識地恭賀道。
“元白兄說笑了,白虎象宮的傳承,只是因為這些年考核者太過稀少罷了,方塵只是多了點運氣罷了。”
聞言,方塵抬頭謙遜地笑了笑,隨後同樣打量起眼前的三人。
自青龍象宮出來後,九皇子身側繚繞的龍氣明顯興盛了許多,再加上蓮會之中的見面,以及初入蘇桑陵墓之時的幻想,方塵對這位蟄伏如此之深的皇子愈發警惕。
不論蓮會之中那番交談如何誠摯,李元白付出的東西如何動人,皇子終歸都是大夏皇族。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而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方塵對著九皇子輕輕點頭,隨即將視線投向佛子與道子。
作為天下年輕一輩的巔峰,直至此刻方塵也無法窺探徐無以及心燭的實力上限,但經歷了這兩座象宮之後,佛子和道子身側湧動的道韻已然愈發充盈,甚至於給擁有殺道的年輕劍客一種若有若無的危險感。
方塵心底一顫,卻是並未就此多言,正如大夏一直以來的傳言那般,佛子與道子兩人隨時可入山巔,而這個隨時,指的可不僅僅只是一條大道。
修武不過三載的方塵,而今便已然同修劍道和殺道,更遑論自天外天來到人族天下,自幼修行的佛門和道宗天驕。
“方塵,能夠透過白虎象殿的考核,你的確極為出人意料,自此以後,才擁有了讓我等真正正式的資格。”
眼底波光明滅,道子的視線注視著方塵的雙眸,直至幾人彼此沉默片刻後,徐無這才笑著點頭道。
方塵聞言輕輕頷首,並未多言,大夏蓮會之中的前六甲之稱,方塵的名次的確有些誇張,至少諸方上宗的首徒,皆有實力逼得方塵全力一戰,更遑論與佛子交手許久的楚修然,大抵實力遠在當時的方塵之上。
但經過了白起的殺道傳承後,此時的青山小師叔,不論實力還是境界皆不迅速於諸方上宗的首徒,甚至一條完整的大道,使得方塵的悟道底蘊,已然超過了柳劍雲之類的第二層年輕一輩,也正是因此,取得了讓佛子和道子正式的資格。
方塵若有所思地看了道子一眼,這位東荒道門,蓋壓四觀三宮無數道門天驕的天才,好像看見了自己身上的不同,此人實在有太多神秘之處。
“關於四象星官的傳承,雖然不凡,但其實遠不足以吸引我和心燭,此次皇陵一行,我等真正的緣,還在蘇桑。”
察覺到方塵的視線,道子也並未在意,非是徐無自誇,雖然方塵而今的實力已然算是年輕一輩的巔峰,但即將跨入山巔的佛子和道子,其實早已將視線投向了上一輩,甚至於上幾輩。
後來者若不居上,怎得武道昌榮繁盛。
伴隨著道子話落,四人並肩前行數步,同樣將視線投向前方的大殿。
揹負著沉淵的方塵,自然知曉諸如四象星官之類的至尊傳承,雖然於人族天下的大多修行者而言已然極為不凡,但對出身佛門和道宗,甚至來自天外天的徐無和心燭而言,至尊的傳承,吸引力還遠遠不夠。
或許白起的半聖傳承,於佛子和道子而言還有幾分讓人心動,但既然選擇了將白虎試煉交予方塵,以徐無和心燭的傲氣,自然不會再貪圖什麼。
至尊傳承上宗皆有,但聖人的傳承卻是天下罕見,饒是佛門和道宗,乃至大夏皇朝,蘇桑的遺留之物,都是足以擾亂天下格局的東西。
大易道前道子所言的機緣,從一開始指的便是人皇,也只能是蘇桑。
因為四象星官的傳承盡數開啟,此刻大殿之中迷霧盡散,方塵視線之中,一尊身著紫袍的人影正端坐於大殿中央,而紫袍人影的四周,還有數道人影跪坐於竹墊之上,或沉思,或凝眉,或思索,或暢談。
這是一幕夫子傳道授業解惑像。
“數千載前的人皇,是一位真正博覽天下大道的修行者,這位創立大楚,布武天下,熱愛為師授道的人皇,才是真正對得起聖人二字含義的大修。
而這位跨過人族天下修行桎梏的聖人,據傳涉獵極廣,佛、道、劍、槍、刀等諸多大道,領悟皆不遜色於浸淫此道數百載的至尊。
此行真正走到了這裡,我等才算是聖人門徒。”
窺見那道紫袍人影的剎那,饒是與蘇桑一脈有著天下之爭的大夏皇族嫡系,也不免有些唏噓,九皇子搖頭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