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的小師叔,在蓮塘之中以劍元掬起一大蓬清水,將身上那些血跡徹底洗淨後,這才重新換上了一聲漆黑長衫。
白虎象將贈予的半聖殺道,雖然而今道意大半被封存,但將方塵殘破肉身修補完好後,蟄伏元海之上的殺道,仍是一條完整的大道。
年輕劍客凝眉感知了一番體內劍元的流轉,因為一條大道的入體,此刻方塵的劍元不再是原本的殺伐墨白之色,而是如血一般的深紅。
而青山小師叔的境界,也隨之水漲船高,已是九境巔峰。
九境與山巔之間的差距,便是掌握一條完整的道,登樓至頂,卻不一定便可觸碰道。
這也是為何諸方上宗首徒這類的天驕,遠在尋常九境年輕一輩之上的緣故,掌控道韻者,已然近道。
佛子與道子已然隱隱壓制不住體內道韻,隨時可入山巔,這兩位對大道的掌控,顯然遠超同代,所以他們是大夏年輕一輩的第三層。
但此刻的大夏皇陵之中,接受了白虎象將傳承的方塵,在擁有一條完整的殺道後,同樣隨時可入九境。
這一刻,方塵才真正意義上配得起大夏蓮會的六甲之稱。
年輕劍客拾起地上的驚蟄,將其重新溫養於養劍葫中,沈鄉的養劍之法,是一道往後入冥海仍舊可堪大用的殺招。
將一切收拾完畢,方塵這才有些嘆惋地看向方才王座所處的那方虛無空間。
蘇桑的聖人考核,四象星官的傳承的確如白虎象將所言,殺神的傳承只贈一人,因此,殺道再次有主後,數千載前的星官,在這人世間再無絲毫遺留痕跡。
一尊人族天下至高的半聖,便就此湮滅於歷史的浩瀚長河之中。
雖已有師承,但白起的傳道之恩,還有後來的那番叮囑,卻確有授業之名,因此,方塵在原地駐足片刻後,彎腰跪下,恭敬地行了師徒之禮。
傾頹的白虎象殿之外,萬千蓮葉荷花輕輕盪漾,隨後,青山小師叔一步出象門。
蘇桑的聖人陵墓,其實諸方大勢力都有一定的記錄和傳承,但唯有第二關的白虎象殿,以及其後的試煉再無記載。
因為這六千載以來,進入白虎試煉的二十來人,還無一人走出,而四象星官傳承未齊,也無法繼續後面的試煉。
昏暗空間的後半段,是一座寬廣的大殿,大殿之前有著四道殿門。
不多時,青龍、朱雀、玄武三座殿門一前一後開啟,佛子心燭、道子徐無還有大夏的九皇子李元白,紛紛出現在殿門之前。
似是方才的考核試煉中,彼此都有一些消耗,所以象門之前的三人彼此對視一眼,卻並未開口 交談。
九皇子揹負著雙手,經過了青龍象將的考核,這位大夏龍子身上,不可避免地帶起幾分紫氣氤氳,李元白凝眉看向白虎象門,心底卻是有些不自在。
方塵在入皇陵之前,未曾翻閱過關於蘇桑試煉的卷宗,但徐無、心燭連同李元白,卻對此早有準備。
與佛門和道宗之中關於白虎象將的考核僅是猜測不同,大夏皇族對白起的傳承明顯知曉的更多,卷宗之上所載的殺神試煉,絕不是看修行者的天賦以及境界。
數千載蘇桑轄下四象星官之中的白虎,是那個時代除開大夏太祖和蘇桑之外,難得地觸碰到聖人壁壘的大能,所以四象將中,雖是以青龍為尊,但卻是白虎居功最盛。
而這位皇朝道宗記載,年輕時候天資並不算是最巔峰的那群人之一的白起,是憑著一雙手從淋漓血海當中生生廝殺出來的強者,殺神之名,對其一生便是最好的概括。
如此天下至高的半聖,其考核方式也獨樹一幟,竟是考驗武者心智,對這一點也有些模糊猜測的徐無,也正是因此才將方塵分配至殺神的試煉。
能夠以無序者後代的身份,自破落巷一步步走到而今,即便是道子也不得不承認,方塵更有可能透過白起的考核。
那座象門隱約透露著血腥殺氣的白虎道外,伴隨著李元白三人的注視,又是一炷香後,終於有了些許動靜。
換上一聲黑色長衫的年輕劍客,推開那扇星官之門,淡笑著走到三人事前。
“抱歉,我來完了。”
話落,道子和佛子,連同九皇子三人,眼底終於浮現出幾分詫異。
雖然同為九境,但道子三人顯然比方塵能夠看見的更多,雖然白起遮掩之下,無法窺見方塵的殺道,但青山小師叔突增的修為,以及凝練的氣勢,都說明了方塵此行收穫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