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陳舟重新找到時間,再次回到兩天前的那種,逼迫自己極限的研究狀態時。
“夸父”工程的研究團隊,也已經正式開始忙碌了起來。因為是按照理論研究部分等五大單項的順序,依次進行立項,並由各位單項負責人進行研究團隊的組建。
所以,除了那天在會議室裡的幾人外,並沒有人其餘人員知道,他們其實都是
“夸父”工程這項大專案團隊的。也因此,五大單項在逐一申請立項時,並沒有造成太多的影響。
不管是外人,還是這五大單項的研究人員,都以為這些專案,是和那些一起立項的專案一樣,只是一個普通的科研課題。
只有吳志鵬這位副總指揮,由他負責召集所組建的那個研究團隊,因為對外名義是
“夸父”工程,才引來了一些關注。而這些被召集加入到
“夸父”工程研究團隊的人員,自然是個個心裡面激動的不行。雖然前面的那次討論會,大多數人已經猜到,自己大機率會是研究團隊的成員。
可當真的成真的時候,還是難以抑制的感到激動。尤其是陳舟在那次討論會上的白板,已經徹底的征服他們了。
能夠跟著陳舟進行
“夸父”工程的研究,他們自然覺得前途一片光明。只不過,外界接收到這個資訊後,卻有了不一樣的解讀。
尤其是國外的一些人,在
“夸父”工程立項公告發布的時候,就一直在關注著這個專案的進展。雖然在立項後,普遍的猜測是陳舟掛名,實際上不會真的參與研究,但他們還是不怎麼放心。
畢竟,人的名樹的影,陳舟可是有著從事高等物理的豐富研究經驗的。
要是陳舟真的親力親為,那他們可不敢把
“夸父”工程,給看成是一個簡單的專案。萬一在陳舟的帶領下,華國率先實現了可控核聚變技術,那就不是開玩笑的了。
能源革命,勢必會就此展開。但現在,當看到
“夸父”工程立項後這麼久,陳舟都沒有什麼訊息傳出來。尤其是看到研究團隊的成員,還是由吳志鵬出門召集組建的時候。
他們徹底放下了心來。看來,外界傳言不虛,這位年輕的陳教授,在華國這樣的環境中,也不能免俗。
隨後,他們就放鬆了對
“夸父”工程各項資訊的收集。再看到華國一如既往,一批批專案課題被立項後,他們更確定了
“夸父”工程,也就是一般的科研課題。只不過是起了個唬人的名字,再拉了個唬人的總指揮罷了。
對此,陳舟自然是不知道的。李振邦倒是有一些這方面的訊息,但卻不會跟陳舟去提這些。
但在他得知這些的時候,心裡簡直樂開了花。原本還有些擔心的他,現在也是徹底放下了心來。
李振邦是沒有想到,能夠達到這樣的效果。他覺得,這些人多多少少,可能還會抱著一些懷疑,並有所針對。
當然,現在這樣最好,完全符合陳舟那日的預想。想到陳舟,李振邦的臉上,就忍不住掛上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