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李永濟一路上都在做準備,陳舟話音一落,他便把自己的想法如數說了出來。
“陳教授,我覺得研究員的事情,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
“首先,就是您提的人員推薦。這方面是一條最實用的路,您可以從您相熟的人入手,由他們給您推薦需要的研究員,這樣最可靠,效率也最高……”
“其次,便是透過各大高校,從高大高校的優秀學生入手。您可以聯絡各大高校的校方,跟他談一談研究員的事,我覺得他們肯定不會拒絕您。”
“而這方面的人員,則可以彌補人員推薦可能帶來的後續問題,做到研究院的研究人員不斷層,並且這條路的持續性,也是最好的,能夠為研究院保障人才的供應……”
“最後,就是透過公開招聘了,看看能不能挖到一些被埋沒的人才。無論在國外,還是在國內,您都有很大的影響力,如果您釋出研究院的招聘,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李永濟的侃侃而談,令陳舟頗有些意外。
他想到李永濟會做一些準備,但沒想到對方的準備,居然這麼充分。
不僅僅考慮陳舟眼前所需要的人員推薦,還考慮到了研究院後續的人員發展。
想到此,陳舟看向李永濟的眼神中,多了一絲其它的想法。
沒有注意到陳舟目光的改變,李永濟此時又說道:“陳教授,其實您現在就可以在公開的社交平臺上,釋出您需要招聘研究員的訊息。”
“一來是因為您要成立研究機構的訊息,早已經不是什麼秘密,肯定有不少人在等這方面的訊息。”
“二來是剛好可以結合這段時間的事情,利用這些事情的熱度,可以更好地給您的人員招聘做宣傳。”
聽到這話的陳舟,便問道:“在微博上發可以嗎?”
李永濟一愣,旋即點頭道:“您的個人微博嗎?當然可以!效果肯定會非常好!”
陳舟點點頭,轉而又問了其他的一些事情。
時不時的也聊一些學術上的問題。
不知不覺間,陳舟和李永濟在咖啡館待了兩個多小時。
對陳舟而言,這兩個多小時,他的研究院多了一名研究員,外加“研究員推薦官”。
對於李永濟而言,則是超出預期的美好,今後終於有大腿可以抱了……
至於他在訪談節目中說的什麼幸運,什麼不幸,那都不重要了。
反正現在的他,感覺自己很幸運……
和李永濟分開後,在返回燕大宿舍的路上。
陳舟也不墨跡,當即便掏出手機,開啟微博,發了一則招聘研究員的訊息。
【燕京自然科學理論研究院將招聘10名研究人員,研究方向在數學、理論物理、理論化學、理論生物學這四大學科,具體專業方向不限。有意向人員,可將簡歷傳送至hn@。】
沒錯,陳舟微博所發的那則訊息,便是招聘研究員的內容。
雖然只是簡單的幾行字,外加一個陳海寧的郵箱。
卻無異於在最近的這些熱度事件中,再次丟下了一枚重磅炸彈。
因為誰都沒想到,先前只是坊間流傳的訊息,居然這麼快就變成了真的。
陳舟居然真的要成立研究機構了!
一瞬間,這件事的熱度便蓋過了一切。
而李永濟預想的,利用先前事情的熱度做宣傳,顯然是沒有考慮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