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麻煩老領導了。”陳舟點點頭,看了李振邦一眼。
雖然李振邦話裡是這麼說的,但整件事的真正決定權,其實還是在老領導那邊。
見此,李振邦也沒多做解釋,轉而說道:“至於永濟上訪談節目這件事,其實也是偶然與必然的結果。”
陳舟有些疑惑的問道:“這是什麼意思?不是都經過了精心安排嗎?”
李振邦解釋道:“我們並沒有直接干預電視臺的訪談節目,就像電視臺邀請哪些人接受訪談,我們只是對像永濟一樣,可能會接受電視臺邀請的人,做了專門的心裡建設……”
李振邦這樣一說,陳舟就明白了。
敢情李振邦他們是廣撒魚,等著網……
把可能性的可能性,無限放大後,也就意味著,結果無限接近於1了。
但不得不說,這樣的安排,比刻意的宣傳,要好上許多。
往往真實才最令人信服嘛。
就像李永濟在節目中評價的那些話,就很真實……
又和李振邦聊了一會,陳舟在留了李永濟的聯絡方式後,便起身告辭。
等陳舟的背影消失在辦公室門口,李振邦走回自己的辦公桌前,找到導致自己最近一直忙碌的計劃書,目光變得愈發堅定。
陳舟這邊,在離開後,便直接聯絡上了李永濟。
電話那邊的李永濟,有些難以置信的聽著手機傳來的聲音。
他沒想到,這位大佬居然真的聯絡了自己。
雖然他叔叔,也就是李振邦,跟他交代過,在訪談節目後,陳舟可能會聯絡他。
他已經提前預想了很多次,在陳舟聯絡他時,他該怎麼表現,怎麼給這位華國學術界第一人,留下一點印象。
可真當接到陳舟的電話時,除了緊張,就還是緊張了。
預想終歸只是預想,與實際的差別還是挺大的。
雖說他的年齡比陳舟還要大一點,但也僅僅多吃了幾年飯而已。
兩者之間的身份地位,可是實打實的沒法比的。
更不要說,他還希望在研究領域,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呢……
但好在,陳舟的電話是約明天見面,他還有當面表現的機會。
第二天。
也就是陳舟發那條微博訊息前幾個小時。
陳舟和李永濟約在了一家咖啡館的包間。
一見面,李永濟就熱情的握住了陳舟的手:“陳教授,您好,您好,見到您太高興了,我對您真的是萬分仰慕呀……”
陳舟客氣的回道:“李教授,見到你也很高興。”
等李永濟的熱情收斂,兩人才分賓主落座。
沒有再說閒話,陳舟直接說出了見面的目的。
對於陳舟所說的,研究員推薦的事,李永濟其實已經知道了。
在來跟陳舟見面的路上,李振邦便已經打過電話給他,告知了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