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窗外的天色全部暗了下來,他才緩緩停下手中的筆,將錯題集合起來。
伸了個懶腰,陳舟微微將身子向後,靠在椅子上。
“當初,懷爾斯教授在證明費馬猜想時,一共花費了8年的時間,而這其中,僅收集這次證明所需的數學工具,就用了18個月。”
“但這是在數學工具欠缺,並且無法確定研究思路或研究方向的情況下,才需要做這樣的準備工作。”
“而我,不管是篩法,還是圓法,還是密率法,亦或者是三角和法,都是一步一步,用一個一個數論猜想趟過來的。”
“所以,關鍵點,還是在分佈解構法本身上面……”
陳舟想著這些,眉頭不禁皺了起來。
這一次的梳理和審視,雖然也給了他一些方向,但是更多的,卻還是如原來一樣。
陳舟並沒有實質性的收穫。
那一直阻擋他的臨門一腳,還是阻擋著他。
“我記得哈洛德·賀歐夫各特在證明弱哥德巴赫猜想時,他的兩篇論文,只是將原來的下界降至了約10^30。”
“最後是他的同事,用計算機驗證了在此之下的,所有奇數都符合猜想,從而才完成了弱哥德巴赫猜想的全部證明。”
“難道說……”
陳舟微微搖了搖頭,還是算了。
他更希望自己能用純數學的方法,完全證明哥德巴赫猜想。
雖說計算機證明數學猜想的方法,早已被應用。
除了弱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還有被米國數學家阿佩爾與哈肯,藉助計算機完成證明的四色猜想。
但是,數學家雖然藉助計算機證明了四色猜想。
可直到今日,人工證明都還未出現。
身為一名驕傲的數學家,陳舟顯然不願意這樣不完美的證明,出現在自己的手裡。
收起思緒,陳舟不再亂想。
轉而開啟電腦,在瀏覽器輸入ePrint arXiv網站的網址。
他打算好好看看哈洛德·賀歐夫各特所上傳的那兩篇論文初稿。
瀏覽器很快跳轉結束。
陳舟快速的輸入賬號密碼,點選登陸,頁面跳轉到個人中心。
緊接著,就是一連串的提示音跳了出來。
被嚇了一跳的陳舟,點開提示訊息看了一眼,頓時有些無語。
他在ePrint arXiv網站的賬號,已經被不少同行關注了。
而這些提示音,就是這些關注的訊息,以及他們發來的私信。
微微搖了搖頭,陳舟對這些,其實真的不大感冒。
要不然,他也不會放著已經瘋漲至百萬粉絲的微博賬號,連登都不登。
於他而言,微博不過是分享的工具。
而ePrint arXiv網站,也不過是一個提前發表論文初稿的地方。
開啟網站的搜尋欄,陳舟輸入了哈洛德·賀歐夫各特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