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這第三個問題的難度,卻是要比先前兩個大得多。
或者說,前兩個問題,都是為了第三個鋪路。
畢竟,中微子與CP破壞的問題,絕對是中微子研究領域,下一個諾獎級的難題。
但是,也只有有了前兩個問題的鋪墊,CP破壞才有可能得以解決。
回到宿舍後,陳舟快速解決了蓋澆飯。
然後便將自己關在了房間裡。
粗略掃了一眼,先前研究所堆疊起來的草稿紙。
陳舟開始從其中挑挑揀揀起來。
這裡面,有他需要的內容,也有他需要修正的研究內容。
更有他為後續研究,所鋪墊的前序。
說起來,雖然陳舟每次研究起來,都會有一堆又一堆的草稿紙出現。
但是,陳舟對於每一堆草稿紙的內容,確實能夠做到心中有數的。
因此,在他尋找起自己所需要的部分時,還是能夠很快的精準定位到的。
只不過,陳舟仍舊花費了不少的時間,才從這一堆堆的草稿紙中,將自己需要的部分,全部扒出來。
畢竟,草稿紙實在是太多了……
“這部分是從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角度,去研究中微子振盪相關課題的部分……”
“這部分是用那個特徵向量和特徵值新公式,去研究中微子振盪機率的相關內容……”
“還有這個,是關於中微子超出標準模型部分,新物理模型的理論研究內容……”
陳舟將自己的研究手稿,依次按照不同的研究進度,以及課題的不同相關性,分別進行了整理。
做完這些,陳舟回想起了王貽淓所說的那句話。
“中微子到底是不是新物理,或者說它能不能代表新物理,我們現在無法下結論。但是,不管怎麼說,也不管研究到哪個程度,在中微子前面,始終都有一個標準模型在那裡……”
正如王貽淓所說,中微子相關的難題,雖然用標準模型解釋不了。
但無論何時,在中微子相關難題的研究之前,必然有一個標準模型需要先研究。
因為標準模型是粒子物理學研究的基礎。
伸手拿過與標準模型相關的研究手稿,陳舟低頭,仔細看過去。
既做梳理,也是回顧。
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陳舟希冀著將他從王貽淓那裡,獲得的靈感,徹底抓住!
【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SM,是在群SU(3C×SU(2L×U(1Y的規範不變性,及Higgs機制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標準模型描述了弱、電、強相互作用,並很好地解釋和描述了基本粒子的性質,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
【它包含12種傳遞基本相互作用的規範玻色子(W±、Z0、γ、8種膠子)、自旋量子數J=??的3代費米子(包括輕子和夸克)、自旋量子數為零的Higgs粒子……】
【標準模型中的中微子,是電荷為零,且嚴格無質量的……】
【但是,不管是太與中微子實驗,還是大氣中微子實驗,都已經證實了中微子是有質量的,且不同味中微子之間,會產生中微子振盪想象……】
【因此,標準模型已經不適用於中微子領域的研究,需要將標準模型進行擴充套件,或是提出新的理論模型……】
看到這裡,陳舟緩緩放下手中的草稿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