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邦其實也知道,這件事的背後,肯定有著一幫推手。
身為華國科技部門的一名領導,對於這些事,多多少少都是知道一些的。
在規則默許的情況下,他也就當做沒看到,眼不見為淨。
可現在這件事,這幫人,明顯找錯了物件。
陳舟是誰?
華國未來的第一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華國未來的第一位菲爾茲獎得主!
華國學術界未來的希望!
華國定下基調的,青年人才的旗幟!
這是受到國家領導人所特殊關注的人才!
想到這,李振邦不禁搖了搖頭,冷笑道:“本來還能安穩的度過一段時間,可能會有和平的過渡,可現在,真的是自找死路!”
隨即,李振邦將手頭的資料整理了一番,起身走出了辦公室。
他今天,還要向老領導彙報工作呢。
順便提一提這件事,也不是不可以。
相比於李振邦這樣的早已知情,政策的執行者。
燕京大學這邊,就全靠自己了。
不過,燕京大學的魄力,在這一刻,也體現了出來。
他們主動在官網上釋出了一則通告。
通告內容,正是關於陳舟的。
詳述了燕京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聯合培養計劃。
尤其是學生身份的歸屬明細,更是被深刻的解讀了一番。
也直到這時,所有人才知道,原來陳舟不僅是麻省理工的研究生,也是燕大的研究生。
這也說明,陳舟發現膠球,解決哥德巴赫猜想的時候,他也是燕大的學生。
根本不存在,所謂的為他國學校和研究機構做嫁衣的問題。
同時,燕京大學還明確表示,不要肆意傳播謠言,否則後果自負,燕京大學代陳舟同學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力!
燕京大學的許多老師,諸如吳西平、張中原等人,也都透過個人途徑,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無一例外,全部是支援陳舟的!
說來有趣的一件事是,燕大的校園網上,清一色的都是求劇透的帖子。
對此,那個傳說故事貼的作者,也表示很無奈。
只好發表說明,待他去跟陳舟打探一番再說。
在華國國內輿論變天的時刻,身處輿論中心的陳舟,此刻正在日國的高能加速器研究機構KEK,做著學術交流工作。
倒也有不少人給陳舟發來了訊息,提醒他華國國內的輿論情況。
只不過,陳舟只是淡然回道:“留言而已,跳樑小醜。”
和他跟楊院長說的話,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