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頓燒烤,大概是楊院長吃的最開心的一頓了。
別的不說,這種借酒說話,把什麼話,都跟陳舟說的明明白白的。
就令他感覺十分的輕鬆。
他也不管什麼任務不任務的了。
這樣的一位學生,有什麼不值得他相信的呢?
對於陳舟的計劃,楊院長也是舉雙手雙腳贊成的。
華國學術界的弊端,是早就存在的。
華國學術界的未來,是需要一些改變的。
而這些改變,只能是像陳舟這樣的年輕人,帶來的。
尤其是陳舟,如果是帶著諾貝爾物理學獎歸國的話。
其結果,可想而知。
如果還能再加上一個菲爾茲獎的話,那真的是圓了無數華國學者,無數華國人的夢了。
至於他無意間聽到的付主任幾人的談話,那就由他們好了。
像這種一心走旁門左道,攀附關係,卻又不能以平常心待人的人。
也應該吃點苦頭了。
楊院長其實挺想不通的,為什麼都沒有過多接觸的人,卻想著先下手為難別人。
他只覺得就算陳舟回來了,帶來了一些改變,對於這些既得利益者,應該也不會帶來過多的影響。
更何況,這麼多年的利益,也應該滿足了才是。
楊院長雖然是燕京分子科學國家實驗室的一位副主任,但是他更多的,還是專注於學術領域。
對於這些烏七八糟的事情,他有著自己內心的抵制。
只不過,人心或許就是這樣。
在付主任他們看來,陳舟在國家“萬人計劃”所申請的課題,已經代表了他的態度。
如果陳舟回來,那必然會導致華國學術界的改變。
到時候,像他們這樣,沒有真正科研能力的人,肯定都得遭殃。
所以,趁著陳舟還沒做出決定,還沒回來之前。
他們把能做的,都給做到。
到時候,相信華國的輿論,會趕走這位有志歸國的天才。
在燕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國家實驗室的學術交流活動結束後,陳舟和弗裡德曼等人便出發,前往了下一站。
對撞機實驗室裡,行政辦公樓。
“怎麼樣?”坐在辦公桌後面的付海天,輕聲問道。
辦公桌前的兩人,聽到付海天的話,有些猶豫。
雖說他們也是靠著關係,才進了對撞機實驗室。
對於陳舟回來一事,也有著內心的擔憂。
但是,對於付海天這種利用輿論的安排,他們也還是有些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