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大學。
行政樓的會議室內。
此刻所召開的這場會議,是由邱校長親自主持的。
參加會議的人有,數院的孫院長、周院長,物院的鄭院長、楊院長,以及數院和物院的多名教授。
這次會議的主要內容,就只有一個。
那就是邀請陳舟返校。
準確來說,應該是燕大準備返聘陳舟回校任教。
在SLAC公佈“發現膠球”的訊息後,物理學界的目光,就全部集中在了SLAC的身上。
燕大的物院自然也一樣。
尤其是燕大物院和燕京那麼多物理研究所的關係,更使得他們高度的關注著這件事。
物院的鄭院長本人,就是一名高能物理領域的知名專家。
同時,鄭院長還是燕京正負電子對撞機所在的,華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所長。
這可是有著世界上最多J/ψ事例樣本的研究所。
原本所裡面的人,每天都幹勁滿滿的。
就指望著靠膠球的發現,來為華國拿下一場諾貝爾物理學獎呢。
可結果,卻還是被人搶先一步,發現了膠球。
可想而知,這則訊息對鄭院長的衝擊有多大。
以至於,SLAC的訊息公佈以來,高能所由上至下,所有的人,都跟蔫了一樣。
不過這也可以理解。
畢竟,誰碰著這事,能不氣餒呢?
自己一幫人辛苦了這麼多年的成果,眼瞅著就快要摘果實,有收穫的時候。
卻突然被人捷足先登,給提前搞定了。
這酸爽的感覺,實在是一言難盡……
但是,科研就是這麼一回事。
在你沒有完全解決一個課題之前,即使你手握再多的線索,再多的論證條件。
也都不能說這個課題,就是屬於你的。
因為在科研面前,每個人都很公平。
結果就在那裡,在你沒得到結果之前,任何人都有先你一步的機會。
所以,高能所的這些研究人員,雖然心裡很無奈,也有說不出的心酸。
但是他們卻是服氣的。
尤其是當看到SLAC同時釋出的另一則訊息,將要關停所有對撞機實驗室時。
他們更是感到一絲敬佩。
能夠在這樣的壓力面前,搶在對撞機實驗室關停前,完成膠球實驗的課題,並最終成功發現膠球。
這本身就是在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上面,再加上了幾分困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