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是華國的國慶節。
一般來說,國內的學生們,此時正興奮的度過黃金週長假的第一天。
可惜,陳舟現在是在麻省理工。
今天,只是普通的星期六。
和先前一樣,陳舟和楊依依,從晨跑開始了自己新的一天。
宿舍裡,陳舟習慣性的往身旁的那個書桌看了一眼。
楊依依卻並不在。
儘管今天是週六。
但楊依依還是被她那個領完獎,溜達演講一圈回來的導師,給叫去了。
陳舟估摸著,接下來,楊依依很有可能,會跟著雷納·韋斯教授,前往LIGO。
在雷納·韋斯不在的這段時間,楊依依可以說是下了一番苦功。
不僅出色的完成了雷納·韋斯臨走前,佈置的任務。
還自己給自己增添了不少的任務。
收回目光,陳舟把思緒轉到膠球的課題上。
“昨晚,是跟數學陪著我入睡的,那今天早晨就是物理了……”
陳舟這樣想著,也就拿出了膠球這個課題相關的資料。
現在的陳舟,也已經把學習模式,轉變成了輪轉模式。
就是半天物理,半天數學的方式。
這種互有聯絡的學科,進行交叉,倒也可以起到調節思維的作用。
只不過,變為輪轉模式的時間,比原計劃提前了不少。
陳舟原來是打算把常規量子數的膠球理論,和那些奇特量子數的膠球理論,全部整清楚後,再把計劃調整為輪轉的模式。
但現在,陳舟也只是把常規量子數的膠球理論,研究了七七八八。
目前剛步入總結與反饋的階段。
而奇特量子數的膠球理論研究,陳舟還尚未展開。
陳舟之所以改變,或者說加速原計劃的原因是,他覺得離膠球的下一次實驗,還有不短的時間。
與其把大部分的時間,放在膠球這個實驗課題上。
倒不如,一開始就平衡一下。
膠球的實驗課題,時間是足夠的。
而哥猜所需要的時間,又沒有人能夠說得準。
而且這樣輪轉著研究物理和數學,說不定就因為學科的影射buff,哥猜的靈感就來了呢?
於是,陳舟就做出了這樣的提前改變。
草稿紙上,是陳舟昨天下午研究膠球的理論模型時,所記錄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