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要說,每一天都在豐富的知識儲備了。
當然,錯題集上,那一頁頁堆積的內容,也算是另外的一種收穫。
至於,整體的研究進展。
膠球這個課題的內容,理論方面,陳舟已經開始收尾。
下一步,就會結合具體的實驗,開始進行研究了。
而申報了國家“萬人計劃”課題的哥猜,就像那還沒到賬的經費一樣。
課題的研究,有成果,沒答案。
成果就是,這麼多時間,多多少少還是有些進展的。
尤其是分佈結構法,陳舟修修補補的,又完善了一些。
答案嘛,離哥猜最終被證明,肯定還是有不小的一段距離。
陳舟有時候在想,不知道課題經費到賬的時候,能不能給自己帶來一波靈感。
當然,課題經費如果夠多的話,陳舟覺得還是很有可能的。
唯一令陳舟意外的是,他的導師們,也就是阿廷教授和弗裡德曼教授,似乎開始了放羊式的教學。
陳舟就是那隻被放在大草坪的羊。
完全的,放任陳舟自己去吃草了。
至於最後能不能擠出來“奶”,他們也不管。
說起來,放羊式教學,陳舟在燕大的時候,也差不多是這樣。
在他跟數院物院達成友好的畢業協議後,就是被放羊的。
再往前的話,大概就是小初高的體育課了。
每一位體育老師,都深諳放羊式教學的真諦。
陳舟記得以前的體育課,基本上都是跑個圈,就解散。
然後體育老師消失,直到臨下課前再出現。
接著就是集合說一下,下課!
但是,就是這樣的放羊式教學,卻是小初高的學生們,最喜歡的課。
所以,陳舟可以說是,從小就培養了被放羊式教學的習慣。
而這習慣,良好運用到了現在。
這段時間,劉茂聲和曾子固也來找過陳舟。
只不過,看著這位師弟,那堆滿書桌的草稿紙。
兩個人就顯得很是羞愧。
就連邀請陳舟出去逛逛,順便參加一些party啊,coffeehour啊,這些的想法,都說不出口了。
只好自己跟著女朋友,或者不跟著女朋友的,去參加party之類的活動。
除了他們,陳舟周圍的宿舍的同學,也來跟陳舟混個臉熟過。
畢竟,這可是在麻省理工創造歷史的數學大佬。
多多交流,認識一下,還是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