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舟看著查詢到的資料。
雖然過去了一個多世紀,數學這門學科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但在這23問中,一共得到承認,並全部解決的有17個。
還剩下足足6個問題,並未得到完整的解決。
由此可見,時間並不是解決問題的充分條件,它只是必要因素罷了。
就像費馬大定理,可是歷經了300多年的沉澱,最終在1995年,才由懷爾斯解決。
陳舟微微有些感慨的看著這些問題後面的論述。
這些問題的存在,其實早已超越了問題本身的意義。
在這些問題的研究過程中,所誕生的新的數學工具,研究方法,甚至比某些問題還要重要。
像“某些數的超越性的證明”這一問題。
早在1929年和1935年就分別被幾位數學家獨立證明了其正確性。
但是關於超越數理論的研究,卻遠遠未完成。
這一問題的研究,也成為了超越數理論的一部分。
還有“素數分別”的問題。
黎曼猜想、哥德巴赫猜想以及孿生素數問題。
都是尚未解決的問題。
但在解決這些猜想的過程中,無論是得到的三素數定理,還是對篩法的重要改進,都是對極其重要且難得的成果。
握住滑鼠,滑動滾輪,陳舟把這23問中尚未解決的6個難題,再次梳理了一遍。
倒不是他打算從這6個問題中,就挑一個作為課題研究了。
而是,他希望從中獲得一些方向。
然後,再向這些真正的難題靠近。
而且,系統任務每次都是隻指引一個方向,所有的東西都得靠陳舟自己來。
所以,陳舟就打算確立一個系統的課題研究思路。
從課題的選題開始,到之後的每一步。
他打算逐漸養成,或者說形成自己的研究風格。
這也是陳舟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的決定。
畢竟,從上次的任務來看,系統所獎勵的經驗,最終還是看的課題價值。
那當然要一步步深入咯。
陳舟做完筆記,便又搜尋了一些相關文獻和類似的內容。
把這些全部做完,陳舟伸了個懶腰。
瞥了眼時間,已經10點多了。
剛奇怪,怎麼楊依依沒有來催覺訊息。
就聽到手機震動了一下。
陳舟拿起看了一眼,楊依依發過來的。
【開心,該睡覺咯,要乖哦,嘻嘻。】
看著訊息,陳舟微微一笑,手指快速點選,回了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