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舟看了眼手錶,節奏不錯,時間還有一些富餘。
30分鐘的討論時間,他一共花掉了25分鐘,看完了其餘人的四套試卷,做到了心裡有數。
根據他對每個人的瞭解,只要他們仔細聽了自己的囑咐,那就沒多大問題。
考試這種事情,有時候也是看臨場發揮的。
看著楊依依四人回到各自座位坐好,陳舟開始看自己的試卷。
時間臨近9點半的時候,監考老師出聲提醒不準再討論了,每個團隊的小組成員,趕快各自回到座位,準備答題。
上午9點半,團體考試筆試,準時開始。
隨著答題開始的口令,陳舟開始動筆。
按照順序從第1題開始做起。
雖說是6道題選5道解答,但陳舟把所有的6道題目瀏覽了一遍後,就沒把這個要求掛在心上了。
陳舟打算按照順序做5道題,然後結束。
因為他覺得這6道題都差不多,無非是有的是一個問號,有的是2個或者3個問號。
也就是,多寫點算式的區別罷了。
“代數與數論”試卷的第1題是關於歐幾里得空間的高等代數問題。
【設V=R^n為歐幾里得空間,g為作用於V的正交矩陣。當a∈V,存在Sa表示的反函式Sa(x:=x[2(x,a/(a,a]a,??x∈V。]
題幹不長,但有用資訊齊全。
陳舟再次看完題目後,沒有停頓的便看向了第(1.1)小問。
【如果a=(g1b≠0,請證明ker(Sag1=ker(g1⊕Rb。】
問題看完,陳舟同樣沒有停頓的便下筆開始解答。
透過正交矩陣和歐幾里得空間的關係入手,陳舟思路異常清晰,下筆更是穩健。
【……由於Sa(x:=x[2(x,a/(a,a]a,??x∈V……】
【……故ker(Sag1=ker(g1⊕Rb,得證。】
搞定一個小問,10分到手。
陳舟再接著證明第(1.2小問。
第1題一共兩個小問,每個小問10分,一共20分。
6道題的分值完全相同,全部是20分的題。
從中選5題,滿分100分。
陳舟把第1題兩個小問全部搞定後,就開始解答第2題。
這道題一共4個小問,每個小問5分,分值十分平均。
題目型別依舊是代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