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曰:
放風箏,捉柳絮,柳絮逃飛,燕子遙遙語。道是貪玩當數汝,輕擲流光,必誤紅塵旅。
雨才溼,風不舉,同是楊花,落地都無緒。一派天真空爛漫,但坐斜陽,回首忽酸楚。
——擬作《蘇幕遮》。
兩個時辰之後,師父叫了一聲:“起來吧,我再教你陰陽五行以及陣法之道。”
張阿生聞言即起,出了裡屋,來到師父身邊。
公孫甫翻開筆記,指著所記內容,一句一句,一則一則,按照先前的方式,繼續教導。
眼瞅著一天的光景過去了,張阿生才大略記住了“無極至太極”這一部分內容。
第二天,公孫甫早早叫起張阿生,先行檢查昨天所授內容,張阿生不能完全背得出來,不免捱了幾巴掌。
好不容易,張阿生把昨天所學的都能背誦出來了,公孫甫又就張阿生所背誦的東西里,指著筆記上的字,讓張阿生認,這一番認字,張阿生同樣也捱了幾巴掌。
等到檢查完畢,傳授新知,早已是一個上午過去了。午飯,公孫甫是不吃的,張阿生卻是不吃不行。
公孫甫連吃飯也緊催,張阿生三口兩口吞食完畢,公孫甫再次開講。
這一回講的是“太極與兩儀”,講到兩儀,就不得不說陰陽。什麼是陰,什麼是陽?公孫甫先給張阿生舉了幾個例子,然後指出陰和陽的區別,以及各自相對的特徵。
隨後,公孫甫讓張阿生自己舉例子。
說起來,張阿生真的是天賦很高,比如,張阿生對師父道:“師父,要是按照您舉的例子來理解,是不是可以說,我和阿霞妹妹,我就是陽,她就是陰?”
公孫甫笑了一下,“啪”地給了張阿生一巴掌,這才說道:“對,說得對,可是為什麼你會舉這麼個例子?”
張阿生咧開了嘴,接著另舉了兩個例子,都對。
接下來,公孫甫再次開啟筆記,指著上面的內容,一句一句地讀,再讓張阿生跟讀,再檢查張阿生記住了多少,和認不認得記載這些內容的字眼兒。
到了這個時候,又是學趕不上教的速度了。
公孫甫有些氣急敗壞。張阿生不免就多吃些巴掌。
其實公孫甫心裡很清楚,張阿生的表現是很不錯的。但是,四十九天時間太少了,這麼點兒時間,不夠自己將許多方面理論知識傳授給徒弟的。
看看到了這一天的傍晚,“太極至兩儀”部分的內容,張阿生才只記住了一半。
公孫甫氣不過,就說道:“阿生,從無極到太極,從太極到兩儀,……,一直到從八卦至九宮,這些內容就夠你學上半個月的!
學完了這些,才可以入手學習陣法之道,學習完陣法之道,才可以學習煉器之道,學完煉器之道,才可以學習煉丹之道。等到這些學完了,師父我還要教你一套琴訣,乃是禪宗‘大梵音清心訣’,助你在修煉之際降服心魔——
所有這些,合算起來,得三四年的時間。我只抽取其中的理論傳授給你,估計也得小半年時間,可是我們只有四十九天時間!你學得這麼慢,哪裡能達到我的希望和要求啊?”
張阿生聽了,頗覺慚愧,低頭不語。
公孫甫看了張阿生這麼個樣子,更覺得來氣:“怎麼,為師為批你兩句,你就垂頭喪氣了嗎?”
張阿生聽了,趕緊抬起頭來,振作精神道:“師父,我覺得吧,我的最大的問題,還是認字的問題。您讓我背過的,記在您筆記上的話,就算我我能倒背如流了,可是一對照,我就覺得那些字眼兒我還是認不好!”
公孫甫聽了,不由得就考慮:看來,怎麼能讓張阿生先行認全這些字?聽他所說,這個才是關鍵哪!
公孫甫一時無聲,想了半天,這才又說道:“這樣吧,阿生,你每天先把頭一天我教你的拿過來,邊讀邊認記那些字兒,爭取儘快把我筆記裡的字給認全嘍。
我呢,把筆記中的重要內容,另外謄寫一份兒——等你能自己認讀了,我就把筆記送給你,你帶上。
到了省身崖後,自己也能帶著讀帶著記。咱先把理論掌握了,等你處罰結束,我再找機會從頭教你進行實踐。”
說話之際,公孫甫把筆記遞給張阿生,起身出了明堂,到了院外,叫了一聲,就見那灑掃童子景陽生和李鳳生連忙跑來,都問曰“師父,有什麼事?”
公孫甫道:“你二人隨便去一個,到山下給我買點兒紙筆來。”
兩個灑掃童子聽得莫名其妙,面面相覷:怎麼?師父想要轉向儒宗學習了嗎?
公孫甫道:“發什麼傻?快去!”
於是二童子鞠躬施禮而去。公孫甫轉身而回。
明堂之內,張阿生從師父手裡接過筆記,從頭再讀。這一回,不是重在記住內容,而是藉助所記得的內容,來認字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