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如果能讓狄三喜給洪賊寫一封信,告訴洪賊我軍要主攻貴州,豈不是會取得奇效?”
朱由榔話音剛落,李定國和馮雙禮就倒抽了一口涼氣。
這真的是稱得上妙計了。
其實明軍是完全有動機攻打貴州的。
一來貴州是雲南的屏障,失去貴州後大明便沒了縱深,隨時可能面對清軍的攻打。這就像失去寧遠、錦州的大明隨時面臨東虜的劫掠,毫無招架之力。
而清軍方面就顯得遊刃有餘,打與不打,什麼時候打都由他們來決定。甚至他們可以選擇車輪戰波波流,活活耗死大明。
二來貴州產馬,水西馬名滿天下。雖然無法與草原河套馬相比,但在西南之地水西馬也是十分實用的選擇。明軍要想養馬就必須奪回貴州。
三是明軍在貴州經營多年,基本盤還是比較穩固的。收復貴州帶來的利益是足夠大的。這比攻下一處新的地盤再重新進行經營來的划算的多。
而且貴州有太多明軍的隱秘,就這麼一直被清軍攥著,實在是如鯁在喉十分難受。
至於攻打重慶而不是貴州,是朱由榔權衡利弊後做出的更合適選擇,是因為拿下重慶給明軍帶來的收益更大。
但還是那句話洪承疇不知道啊。
尤其是當明軍將猛攻貴州的情報從洪承疇的線人狄三喜口中說出時,就更顯得真實無比,洪承疇不會輕易懷疑。
內外夾攻,怎麼看都很可怕。
洪承疇怎麼可能一點也不動容?
洪承疇雖然精明,但也會犯錯,只要朱由榔給的資訊具有足夠欺騙性。
只要能夠爭取到一個月的時間,朱由榔便有信心一舉拿下重慶。
資訊差便是其中的關鍵。
李定國和馮雙禮都是統兵多年的老將,自然清楚其中的道道。
他們紛紛稱讚朱由榔的計謀,這次卻是發自內心的而不是拍馬屁。
至於狄三喜如今被攥在手中,能說什麼完全看朱由榔的意思。
即便為了苟活哪怕一日,也一定竭盡全力爭取,盡其所能配合朱由榔來演戲。
只是算算時間這封信得快些送出去了,不然洪承疇只要推算下時間,就會發覺和水西土司內外夾攻的時機不太對的上。
“這件事朕就交給慶陽王去做了,一定要確保洪賊收到書信。”
“臣遵旨。”
馮雙禮連忙領旨。
陛下如此信任他,把這個重要的任務交到他手上,他一定不能辜負陛下的信任。
“陛下臣還有一事請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