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臣……”
李淵擱下一口的飯碗,拉著兒子的手道“你看看你,再過幾年就快與朕一樣老了。”
李世民擦去眼角的淚水,又有些惱道“也不知承乾是如何教養孩子的,於菟竟然讓朕退位,還說朕不退位,就是昏君。”
李淵輕笑道“你現在還能處置國事嗎?”
“自然可以。”
“當真?”
李世民有些心虛地移開眼神,面對父親,沉聲道“只是心力不如當年了。”
李淵又道“二郎啊。”
“兒臣在。”
李淵渾濁的雙眼遠方,低聲道“去泰山吧。”
坐在一旁的高士廉也道“老人家總想著有個值得驕傲的兒子,你若不去泰山,往後承乾若再有功績,又或後幾代的皇帝,如何敢封禪吶。”
李淵笑著點頭。
李世民向父皇與舅父再一次下拜行禮。
李淵笑著道“孩子啊,這麼多年過去了,朕很驕傲,很驕傲有你這樣的兒子。”
李世民紅著眼忍著淚,“謝父親,孩兒……”
父子倆沒說玄武門,但心中彼此都明白。
高士廉沉默不言,其實他知道李淵早已放下了心結,這世上有哪個父親能夠自認是個好父親。
現在也唯有陛下沒有放下而已,而且二十年了,一直沒有放下。
如今,看著正在李淵面前哭泣的李世民,東征大勝之後,留在心中二十年的心結,也該放下了。
畢竟都二十年了。
李承乾知道父皇去見了爺爺與舅爺,但並不知道父皇都說了什麼。
今天的早朝上,群臣再一次上奏,請陛下泰山封禪。
這一次,皇帝沒有再拒絕了。
多少年了,很久沒有皇帝去泰山封禪了,這是祭天儀式,是皇帝向上天稟報功績。
因此歷朝歷代能夠前往泰山封禪的皇帝也是極少數的。
既然皇帝沒有拒絕,朝臣開始商議了這一次封禪儀式的流程,大抵上他們要參照漢朝劉秀的封禪流程。
雖說沒有答應,但也沒有拒絕。
站在大殿內,李承乾就怕父皇來一句,朕不封禪了。
心裡想著,父皇還真的開口了。
李世民道“此去泰山,朕與太子一同前往,一同登泰山。”
李承乾忙行禮道“兒臣領命。”
“眾卿與朕同去。”
“臣等領命。”
褚遂良站出朝班開始講述這一次封禪的事宜,封禪之日從來年的三月一直說到了來年的九月。
退朝之後,群臣要商討前往泰山封禪的時日,大概短時間內不會有個結果。
李承乾揣著手走出大殿。
李泰道“恭賀皇兄能夠與父皇共同登泰山。”
“恪以為父皇要與皇兄共同封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