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來時,滿載惡意,公主走時,卸下一身榮光
最初陪在她身邊的人都已經不在了,最後陪在她身邊的人,只有那個虔誠的少年將軍。
他持著一把素傘,將她罩在那一方天地,風雨都向他傾斜,而她錦繡雲煙,未沾半點菸塵。
她不止一次在想,在她只有算計的十幾年歲月裡,到底是那一瞬間,讓少年心動,將她放在心底如此珍視。
小娘子不明白,將軍的心動,從來不是大腦那一瞬間的窒息,而是惦記了好久,終於找到機會,可以喜歡上這個姑娘,所謂一見傾心,不過藉口罷。
十七初見小娘子,是那個紅牆白雪下的素傘少女,對她的心動,是她及笄那年,愛她望著天上的風箏羨豔的眼神。
他當時就在想,這麼好看的姑娘,怎麼露出這樣淒涼的神情,身旁連個陪伴的人都沒有。
後來她真的陪伴在姑娘身旁,從前那條分道揚鑣的路,他瞧也沒瞧上一眼,他想,往後的路,他也會一直陪在姑娘身側。
無論以什麼樣的方式。
正啟十年,朝內肅清,新帝初見鋒芒。
正啟十一年,仁政實施,百姓安居樂業。
正啟十二年,沈家有女,升為貴妃,代後掌管後宮。
正啟十三年,北境少將軍平定南境,南北統一,受封大將軍。
正啟十三年,謝貴妃誕下皇長子,其名“承川”。
正啟十三年,大燕第一女富商,昭原郡主病逝,陛下封起“元夫人”。
正啟十三年,東嶽出使大燕,意欲和親,未得朝見便被差使出境。
“聽說了嗎聽說了嗎?東嶽出使我國,還未等到正式覲見,便被朝中大臣罵回去了?”
有好事的學生放下茶盞,立刻圍攏過來,“罵回去的?怎麼回事?聽聞東嶽前來和親的公主長得閉月羞花,怎麼會被罵回去?”
“不僅被罵,還被朝中大臣群起歐之,其中謝尚書罵得最狠,一向以大局為重,嚴肅的李御史更是不著痕跡將那公主祖上三代都罵了個遍,那公主氣不過,仗著身份竟然在晚宴上就要動手,被嚴子峻將軍一腳踹了出去。”
“謝家老么,可別胡說,使者接風宴上,那些大臣怎敢如此?陛下就不管此事?這般編撰有失我大國體面啊!”
“嘿呀!”謝家老么一聽,有人質疑他?
登時將腰間的掛著的一隊金腰牌扯下來拍在桌子上,“你們怎麼不信我呢?陛下聽聞此事後大怒,說東嶽國使者以下犯上,不尊我大燕,命左詩右詞二位將軍親自將其送回東嶽邊境,更是下令不準其踏入我大燕國土半步。”
“啊?這……”
謝家老么沒有膽量陛下開玩笑,眾學生不禁好奇,一向寬厚的陛下怎會如此盛怒?
“那東嶽使者到底所犯何罪,竟惹文武百官眾怒,就連一向仁慈的陛下都不待見?”
“哼!要我說呀,陛下只是不讓東嶽皇室之人踏入我大燕半步,沒有斷了他東嶽百姓的路,已是仁慈了。”
學生們聞言,紛紛朝說話的人望去,謝家老么出頭,“老者何出此言?”
“那東嶽出使大燕,本就不安好心,一面意欲與我國交好,一面又與南蠻周旋,誰知安的什麼心?犯下如此大錯,陛下只是將其送回去,已經很客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