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天,張白一早起身,叫醒了土蚤。
兩人梳洗整齊,便辭了客棧,坐上牛車去了張府。
張府門前,他扣門見到了看門的小廝,傳了名刺入內。那小廝居然是個認得字的,被名刺上的內容嚇了一大跳。
“三、三...三少爺!”
他趕緊磕頭,又跳起來向內通報,“三少爺回來啦!”
“不愧是書香門第,連個看門的都認字。”張白暗想。
“不過呢!就算是詩書人家,也會有斯文敗類,大哥張溫肯定沒問題,不知道那個二哥張祗怎麼樣?會不會以為我是來爭家產的?”
“要不到時候,展示一下我的財力吧!”張白這邊正在胡思亂想,府門忽然開啟,裡面人頭攢動,各色人等紛紛出迎。
門外出迎的有管家、婆子、僕人,管家見到張白立刻施禮,將他們引入府中。
他的二哥張祗,這時領著張白的兩個嫂子,則在門內迎接。
這個張祉容貌清瘦,身高臂長,舉止彬彬有禮,談吐文雅,一派清流模樣。倒是全無張白擔心的惡行惡狀,只是臉色微微有些憔悴,顯得有些病容。
張白知道,人生如戲演技第一,現在到了上場發揮的時候了。
他當即咧開嘴,哇的一聲哭將出來,眼裡沒淚怎麼辦?趴在地上用手掌揉眼框。
他這一哇,非常突然,演技其實拙劣得很。把旁邊的家人,以及丫鬟婆子管家等人都嚇了一跳,還沒醞釀呢,咋就直接淚崩了?
不過張白到底只有十四五歲,平時又修煉養身,氣色頗佳,而且他日漸長大,已經有了大人的身材,卻長了一張秀氣的娃娃臉。
不熟悉他的,初時一見,很得人歡喜。所以儘管演技不行,但是顏值可以湊,眾人驚訝之下,當即都想著:“定是孩子遠離家鄉,可憐他想家了。”
於是,一堆丫鬟婆子一起流淚,張祗更是上前攙扶,入了內堂。
這一日,張府上下喜氣洋洋。
原來,大哥張溫早就回到建業,已經將張白的情況,書信告知了張祗,所以張家見到張白回來,並不感覺意外。
與家人團聚用飯之後,丫鬟婆子前去準備張白和土蚤的寢房。
兩兄弟便來到書房閒話,張祗順便考了考張白的詩書辭賦。發現張白的詩賦還行,但是書經就差一點,雖然看起來瀏覽過不少書籍,可是沒有一篇是真正通達的。
不過張白去西域修仙,本來就不是去唸書,更沒有老師教導,年紀輕輕能到這個地步,已經算很不錯了。
張白也對張祗有了瞭解,原來這傢伙就是一個典型的魏晉雅士,詩書風流之人。
他有一點竊喜,心想面對這種人,應該會少一些你死我活爭家產的爛俗。最起碼,就算要爭,吃相也不會太難看吧!
張白心中稍定,便向張祗問起家中情況,特別是大哥張溫的狀況。
這麼一問,張祗的眉頭微皺,露出一絲憂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