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科幻靈異 > 巧學經濟學. > 3.良好的第一印象――首因效應

3.良好的第一印象――首因效應

導語:

人與人第一次交往中給人留下的印象,在對方的頭腦中形成並佔據著主導地位,這種效應即為首因效應。我們常說的“給人留下一個好印象”,一般就是指的第一印象。因此,在交友、招聘、求職等社交活動中,我們可以利用這種效應,展示給人一種極好的形象,為以後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礎。

熟讀《三國演義》的讀者都知道有這麼一個故事:

張松原是西川益州牧劉璋手下的別駕,“姓張,名松,字永年。其人生得額钁頭尖,鼻偃齒露,身短不滿五尺,言語有若銅鐘。”但就是這樣一位身短貌醜的人物卻能言善辯、過目成誦。連一向恃才自傲的大才子楊修也驚歎其“真天下奇才也!”因漢寧太守張魯欲興兵取川,璋平生懦弱,聞得此信,心中大憂。張松自告奮勇,出使許都,隨身暗藏西川地理圖本,欲將西川獻於曹操。

誰知曹操見張松其貌不揚,已經很不高興了,再加上出言頂撞,更加惱怒,差點砍下他的腦袋。張松一氣之下改投劉備,劉備雖然對張松第一印象不好,但在諸葛亮的指點下劉備對張松特別好,讓他很感動,張松於是把西川拱手獻給了劉備,從此劉備迅速崛起,最終與曹操、孫權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

故事中,曹操因為對張松的第一印象很不好而喪失了取西川的絕好機會,而劉備因為在諸葛亮的指導下破除對張松的第一印象而最終奪得了西川。

第一印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首因效應”。所謂“首因效應”指的是是人與人第一次交往中給人留下的印象,在對方的頭腦中形成並佔據著主導地位的效應。

有一位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

把被試者分為兩組,同看一張照片。對甲組說,這是一位屢教不改的罪犯。對乙組說:這是位著名的科學家。看完後讓被試者根據這個人的外貌來分析其性格特徵。結果甲組說:深陷的眼睛藏著險惡,高聳的額頭表明了他死不改悔的決心。乙組說:深沉的目光表明他思維深遂,高聳的額頭說明了科學家探索的意志。

這個實驗表明第一印象形成的肯定的心理定勢,會使人在後繼瞭解中多偏向發掘對方具有美好意義的品質。若第一印象形成的是否定的心理定勢,則會使人在後繼瞭解中多偏向於揭露物件令人厭惡的部分。

首因效應在人際交往中對人的影響較大,是交際心理中較重要的名詞。人與人第一次交往中給人留下的印象,在對方的頭腦中形成並佔據著主導地位,這種效應即為首因效應。我們常說的“給人留下一個好印象”,一般就是指的第一印象,這裡就存在著首因效應的作用。因此,在交友、招聘、求職等社交活動中,我們可以利用這種效應,展示給人一種極好的形象,為以後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礎。當然,這在社交活動中只是一種暫時的行為,更深層次的交往還需要您的硬體完備。這就需要你加強在談吐、舉止、修養、禮節等各方面的素質,不然則會導致另外一種效應的負面影響,那就是近因效應。

一個新聞系的畢業生正急於找工作。一天,他到某報社對總編說:“你們需要一個編輯嗎?”

“不需要!”

“那麼記者呢?”

“不需要!”

“那麼排字工人、校對呢?”

“不,我們現在什麼空缺也沒有了。”

“那麼,你們一定需要這個東西。”說著他從公文包中拿出一塊精緻的小牌子,上面寫著“額滿,暫不僱傭”。

總編看了看牌子,微笑著點了點頭,說:“如果你願意,可以到我們廣告部工作。”

這個大學生透過自己製作的牌子表達了自己的機智和樂觀,給總編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引起其極大的興趣,從而為自己贏得了一份滿意的工作。

經濟學家認為,由於第一印象主要是性別、年齡、衣著、姿勢、面部表情等“外部特徵”,一般情況下,一個人的體態、姿勢、談吐、打扮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這個人的內在素養和其他個性特徵,不管暴發戶怎麼刻意修飾自己,舉手投足之間都不可能有世家子弟的優雅,總會在不經意中“露出馬腳”,因為文化的浸染是裝不出來的。所以我們必須透過提高自身修養來提升自己的形象,為將來的成功奠定基礎,搭好臺階。

首因效應告訴我們,人們根據最初獲得的資訊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變,甚至會左右對後來獲得的新資訊的解釋。實驗證明,第―印象是難以改變的。而第一印象主要是依靠性別、年齡、體態、姿勢、談吐、面部表情、衣著打扮等,判斷一個人的內在素養和個性特徵。因此在日常交往過程中,尤其是與別人的初次交往時,一定要注意給別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最新小說: 輪迴小仙 假裝至高在諸天 紅霧歷:終結 吞了河神,我踏上了修仙之路 瀟湘爵爺2 鬼鎮妖樓 基因X神 陰影法則 紅樓開始的黑神話 仙府問道 掠殺黎明 流放:我快穿大佬,御獸逆襲 快穿:宿主人狠話不多,提刀就上 靈根被挖前,大師姐她搬空了宗門寶庫 夢魘降臨 主宰之影 穿成年代文的炮灰女配後,女主她慌了 曾經年輕的人 團霸萌娃要修仙:我靠烏鴉嘴C位飛昇! 團寵小毒妃,暴戾殘王夜夜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