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柏的一陽醒心之念與佛陀合體,此刻他就是佛陀。
透過佛眼,他看到一道道陰靈身影,被一盞黑燈束縛,靈魂失去了意識,麻木的在燈盞的鬼火中沉浮。
唐柏身化佛陀,心生慈悲,法相金光籠罩鬼火,如水火相觸,化成一陣陣黑煙。
他口誦經文,經聲化成音符,與燈盞上的黑色銘文糾纏,化成無形的漣漪,向四周盪開。
一層一層壁障破去,一層一層的規則剝離,也不知過了多久,法相金光終於破去燈盞的束縛。
更多的模糊身影自燈盞中飄浮而出,沐浴在法相金光之中,聆聽大道經文。
他們麻木的臉上浮現出悲傷、喜悅、憂愁、兇殘等各種表情,而後慢慢的生出意識,知道已得解脫,不用再受燈盞奴役,臉上露出感激之色。
他們的感激化成金色向光點,從淡泊的魂體上浮現而出,聚集一起,像無數螢火蟲匯聚成的金色河流,形成一股至陽的能量,湧入唐柏的識海中,凝聚成一個金色的能量光點。
恍恍惚惚中,唐柏看到了這些陰靈的過往的一生,看到了他們生前所經歷的一切愛恨情仇、喜樂悲傷,
他如同一個神衹,俯視著他們的苦難,俯視著他們的生死;而後又生出一股大悲憫之心,欲發下宏願,要普度眾生苦厄,達極樂之世界。
越來越多的陰靈被佛光經文度化,唐柏識海中的金色的光點也隨著壯大,《九陽經》的經文不由自主的浮現於他的腦海中。
一個個陌生的畫面隨之出現,隨著這些畫面的變化,唐柏彷彿經歷過無數次的輪迴,經歷著不同的人生。
一瞬間,他明悟了男人的苦,女人的痴,老人的孤獨,稚童成長的煩惱。。。
他識海中的金色光點越發純粹,如同一粒種子,經《九陽經》的經文滋養,經過不同感悟的圓滿,散發出淡淡的佛法道蘊。
唐柏的佛陀法相越來越清唽,形色越來越莊嚴,佛光越來越熾盛;他心中生出一股極為隱晦的波動,一時間悲憫盡去,明白了‘子非魚,安之魚之樂’的大道至理。
人有悲傷,方知快樂之珍貴;人有離別,方知相聚的緣法;人有苦難,方能不斷強大。
度人心智非佛,佛為心之本,本心在,佛便在。
“轟”
唐柏的識海中,如同開天劈地般的炸響,識海滋生出一個新的念頭,與金色的光點融合在了一起。
《九陽經》第二念,二陽開悟,知本還源,開啟智慧。
冥冥中,唐柏明悟金色的光點是功德;所謂功,造化眾生,能破生死,能得涅槃;所謂德,順應自然,堅守本心,去惡行善,知而行之。
唐柏身上有佛光湧現,金光閃爍,莊嚴肅穆。
佛光乃大德僧侶至純之意,至陽之光,有慈悲意,能超度陰魂。
唐柏打破了鬼火囚籠,讓這些陰靈迴歸輪迴大道,有大功於輪迴,有大德於陰靈,故自有功德福果,自然而然,滋生了《九陽經》的第二念,開悟念。
此間種種,機緣巧合,冥冥中彷彿自有安排。
木道人靜立一旁,不言不語;直至一天一夜後,法壇上的鬼火消散一空,唐柏的意念復歸識海,木道人才開口道:“恭喜小友,突破境界”。
唐柏心生歡喜,一時間,只覺精神飽滿,思維清晰,似萬般世事,一眼可以望穿其本質,瞭解其過程。如世間智者,經歷了諸多光陰,於滄桑之中、明瞭世事變幻皆有其因、萬般事物皆有其果的大道理,他的雙眼散發著智慧的光芒,萬事萬物,諸般軌跡,了悟於胸。
智慧升化,念頭通達,正是《九陽經》第二層境界開悟之念所擁有的特性。
唐柏朝木道人躬身一禮,卻未言語。
木道人道:“九陽老禿驢的功法,還是有些法門的,小友福緣深厚,可喜可賀。”
唐柏聞言,心中一動,不由道:“木前輩知道在下的功法來歷?”
木道人點了點頭,見唐柏一臉尋問之色,道:“小友修為太淺,有些事情,不知為福。”說完,轉頭看上石室中的法壇。
法壇上放著一盞銘刻著銘文的黑色油燈,此時燈光已滅,一縷黑煙升騰,聚而不散。
木道人隨手一揮,油燈已落入其手中,而後他又丟給了唐柏,道:“這是驅魂燈,對付陰靈鬼物倒是有些作用,就當此次小友幫助本道之利。”
唐柏接過油燈之後,只覺油燈極為沉重,且陰寒冰冷,眉心天宮微微刺痛難受,靈魂被油燈的陰冷之氣壓制,心裡極不舒暢。
木道人道:“此物是以幽都原石提煉的冥金為材,冥金極為怪異,只可用意,不可用力,煉化之後,輕於浮雲,可滋養靈魂。”
唐柏笑道:”不瞞前輩,在下直至現在,亦只懂滴血‘祭煉’之法。”
木道人一愣,說道:“大衍宗乃是古老的宗門,其祭煉之法,有非常獨特之處,為何小友未能學會?”
唐柏道:“在下入門尚短,想來還不夠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