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監道:“上祭壇吧,此次祭天,由老夫主持。”
李龍淵看向太子。
太子也點了點頭,隨後腳下生雲,託著三人飛起,往祭壇之上飛去。
果然是‘仙人’。
一時間,百官震動,士兵與百姓無不竊竊私語,有無數百姓已跪向祭壇磕拜。
歷史傳承,仙,無上尊貴,百姓的盲目膜拜,是傳承的強大,是人性的卑微。
祭壇之上,老太監抬頭望天,右手捻指,緩步圍繞著祭壇走了一圈,而後面向李龍淵,尖聲叫道:“褪龍袍,摘帝冠。”
李龍淵平靜至極,緩緩脫去龍袍,又小心摘下帝冠。
老太監又道:“呈上天,禪帝位。”
李龍淵俯身而下,跪於祭壇之前,高聲道:“蒼天在上,太平皇李龍淵,呈祖宗之福澤,得帝皇之位,享四十七載至尊,無為天下,至國運不昌,民生不安,自感罪深,難承帝位,故禪位於道德之士,其名太子,望其庇護國土,守護國人,故請告上蒼,禪帝皇位。”
他話聲一落,天地間突地響起轟鳴,京子城上空,瞬間紫光沖天,直入雲海,攪得四方雲動,風生水起。
太子雙手後扣,觀紫光而轉首四方,他的眼中有江河變化,城池更替,眾生百態;而後,他抬頭望天,久久不語。
約摸半柱香的時間,太子方收回目光,深吸了口氣,轉而整理妝容。
他身上的黃衫浮現出了金龍繡刺,騰祥雲,駕吉霧,栩栩如生。
而後,他隨手一招,京子城的紫光呼嘯而來,聚於其頭頂,形成一鼎華麗尊貴的帝冠,散發紫色的光芒。
他面向白玉石臺,揖首而拜,道:“天國太子,欲開朝成帝,祭拜上天,聯太子,立朝大乾,請天命,牧萬民。”
他話一落,玉石臺上的天璽平浮而起,在半空之中,彩光大放,自京子城開始,往四面八方散開,眨眼間,便將西涼國國土籠罩其中。
整個西涼國都開始變化,彷彿從一個空間轉換到了另一個空間,天地之間似乎多無數靈氣,西涼國人都感覺身心一輕,如同身上卸下重擔,似心靈中注入了清泉;耄耋老人的身體煥發了生機,久病於床的病人恢復了健康,呀呀學語的幼兒,開啟了心智。。。
與此同時,老太監道:“李龍淵,你可下去了,太子還需祭天、祭地、祭人之恩。”
說完,他隨手一揮,一陣風捲起李龍淵,將其送下了祭壇。
而後,天璽散發問彩光越來越熾盛,整個祭壇如同一個巨大的彩色的太陽。
祭壇之下,眾人根本看不清祭壇上發生了什麼?只聞一個尖銳的聲音自彩光中傳出,尖叫道:“首祭天恩,奉天承位,牧民以職,拜,再拜,三拜,禮畢。”
沒多久,高空之上,響起了一陣轟鳴,籠罩祭壇的雲彩化成七彩長虹,看不見頭,見不到尾。
而後一道道潔白的光,從無邊無際的天空落下,落入祭壇之上。
沒過多久,眾百姓軍官又聞那尖銳的聲音道:“再祭地恩,萬物之母,澤被蒼生,一拜,再拜,三拜,禮畢。”
一時間,大地震動,一聲聲龍吟從四面八方傳來,一道道黃光自地底衝出,射向祭壇。
接著那老太監又道:“後祭先人,傳承血脈,享血食之祭,呈四方牲畜,一拜,再拜,三拜,禮畢。”
血光自祭壇射出,射向冥冥虛空,似穿越無窮時間,消散一空。
不知過了多久,時間彷彿靜止了下來,直至天璽散發出來的彩光消散,落出了祭壇上的情形,眾軍官百姓才恍然從夢中驚醒;再瞧祭壇之上,只見太子頭戴紫光平天冠,身著杏黃金龍袍,左手託天璽,右手執著一卷金光閃閃的神冊,閉著雙目,威嚴無比。
天璽之上的圖案,經開國之後,清晰了許多,更重要的是、天璽已承受了一國的氣運,氣運轉化成力量,湧入了太子的身體中,化成彩光,在太子體內遊走。
而他右手的神冊之上,雲捲雲舒,山巒起伏,地風水火,金木水土,諸多混合,有混沌瀰漫。
若摸一柱香的時間,太子睜開眼來,其雙眼散發出淡淡的彩光。
他朝祭壇下俯瞰望去,只見人頭攢動,背仰頭而望自己;人群中,不知誰突然叫道:“天帝萬壽無疆,仙福永享。”
眾百姓與官兵反應過來,相繼有人跪拜商呼道:“天帝萬壽無疆,仙福永享。”
其聲震天,浩浩蕩蕩,如波瀾起伏,久久不息。
太子臉色平靜,右手一揮,手中神冊飛起,浮於半空,然後越變越大,越變越長,如同一條天河,橫掛於京子城上空。
而後大子開口道:“此冊承天地之氣而生,納國運其內,以後需眾生共祭,自此,西涼國改國號大乾,有功者,神冊留其名,不受天罰,無有地難,立神相,享國運,壽元無盡。有大過者,此冊收其魂,銷其魂,不入輪迴,永受神冊奴役;此冊為眾生祭,功過自由眾生賞罰,袖此冊故封為‘眾生冊’。